守艺|山东齐笔传承人“守艺”50余载 让千年技艺焕发光彩


【解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逐渐遗忘毛笔等传统书写工具,毛笔制作技艺因此受到冷落。在山东东营广饶县的“齐笔之乡”,却有一群“守艺人”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坚持150余道工序制齐笔,守正创新,让千年技艺重焕光彩。年过六旬的郭明昌是山东省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从14岁开始学习手工制作齐笔,至今已从业50多年。
【解说】12月14日,采访人员见到了这位坚守50多年齐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据郭明昌介绍,由于齐笔传统制作工艺发源于广饶县南部,他所在的大张淡村也是齐笔主产地之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从儿时便跟着父辈学习制作齐笔。
【同期】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 郭明昌
广饶县在2000多年以前叫古齐国的乐安县,所以我们产的毛笔叫齐笔。我14岁就开始学做毛笔,那个时候就是挣钱得养家糊口。从老辈到现在来讲,就是沾了毛笔的光,那个时候做个毛笔,带着出去上学校推销,上供销社推销,80年代带回100块钱就很可观了,毛笔对我们来说是一份生计。
【解说】从制作毛笔那天起,郭明昌便对制作过的每一支毛笔严格把关,因为他深知,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生计。郭明昌告诉采访人员,一只合格的齐笔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浸、拔、梳、并、连等150多道工序,他们经常把这些工序分为“水盆”和“杆子”两大部分,前者指的是选毛料制成笔头的过程,后者则是把笔头安装在竹子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笔杆上。每个步骤都是项技术活,考验操作的精细度。
【同期】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 郭明昌
作为一个书写的工具来说,一个是制作的工艺要好,再就是用料。制作毛笔需要两大步,一个是“水盆”,一个是“杆子”。“水盆”这个工艺要学三年徒,它是纯手工制作,你不能投机取巧。做这个狼毫,包括小白云、七紫三羊、小狼毫、纯狼毫,需要垫三次毛笔,从上到下垫起来。
【解说】对于毛笔制作技艺,自古有“南羊北狼”的说法,指的是南方做羊毫比较专业,北方做的狼毫更好。郭明昌介绍,过去他们生产齐笔主要用黄鼠狼尾毛,造价高。现在经过创新,用黄鼠狼尾毛融合其他动物毛发,既降低了成本,也让书写更顺手。
【同期】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 郭明昌
经过工艺改革,加上九江狸,再加上香狸尾、红狐棕,加到一起,汇合到一起,这个毛笔一个是成本降低了,再一个用起来很好用,达到刚柔相济。
【解说】连续10多年使用齐笔的书法爱好者王显贵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采访人员,自己之所以认可齐笔,主要是因其用料佳、工艺好,写字十分顺手。
【同期】书法爱好者 王显贵
用起来很舒心,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就是一点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那个笔头怎么转,你想到怎么写,笔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解说】尽管当下仍有不少书法爱好者青睐齐笔,但谈及齐笔制作工艺的传承,郭明昌坦言,毛笔在过去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但现在使用它的人大幅减少。为把老祖宗流传千年的手艺传承延续下去,郭明昌一方面推进非遗进校园;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其他家庭作坊“抱团”成立公司,让齐笔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目前,郭明昌不仅通过电商将齐笔销往中国各地,还借助展会等渠道远销海外。
守艺|山东齐笔传承人“守艺”50余载 让千年技艺焕发光彩】杨飞 山东东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