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以北二二零国道旁,埋葬着明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于慎行。纵观于慎行40年的官场生涯,在明朝官场上可谓是异类,被罢官三次,最长的一次在家赋闲17年,今天咱们就为大家聊聊于慎行。
于慎行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文章插图
于慎行出生在:嘉靖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1545年11月3日),祖籍山东文登,其祖父迁移到东阿镇,于慎行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嘉靖二十四年》记载:“太淑人庄慧,娴书史,尝自教先生读也。”
于慎行年纪轻轻步入仕途,深的万历皇帝的器重和首辅张居正的提携
嘉靖三十七年,十四岁的于慎行补博士弟子员第一。嘉靖四十年八月,举省试第六。明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中进士,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于慎行二十五岁的时候,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肃皇帝实录》。
文章插图
于慎行二十七岁时修撰《穆宗实录》,万历二年,于慎行编撰六朝曹章奏;万历四年,于慎行编撰《明会典》,六月为万历皇帝讲授《四书》、《资治通鉴》;从上面的履历可以看出,于慎行是一个学识出类拔萃的人。
于慎行年纪轻轻就步入仕途,深得万历皇帝的器重和首辅张居正的提携,由于于慎行性格耿直,再加上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忠君爱国、维护礼制的教条,在原则问题上宁愿丢官也不妥协,导致他在官场上一生仕途坎坷。
因为张居正“夺情”事件,辞官归乡
【 万历皇帝|他是张居正最寒心的学生,却救了张居正全家性命,神预言明朝兴衰】
文章插图
于慎行的恩师就是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曾经在公共场合表扬于慎行:“大明朝的官员,如果都是于慎行这样的老实人,国事哪会如此艰难?”于慎行就是这样被张居正所看重,两个人最后还是因为“夺情事件”闹掰了。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病逝,当时洪武朝有规定:官员有丁忧制度。张居正应该解职守制二十七个月,到时间了以后,才能复职。张居正害怕自己丁忧的话,改革会坚持不下去。张居正更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别的大臣掠夺。
文章插图
张居正就暗中指使他的门生故吏,向朝廷提出“夺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按理说张居正“夺情”应该批准,但是当时深受传统礼制的教化,张居正的行为属于大逆不道。朝中文武大臣,纷纷上疏谏止。
御史刘台首先弹劾张居正,结果被逮捕入狱。很多官员赶紧的躲避,只有于慎行自己前去监狱探望。吴中行因上疏反对“夺情”,被实施廷杖。于慎行、张一桂、赵志皋等人上疏营救吴中行。张居正对于慎行的行为,感到诧异。
文章插图
张居正当面质问于慎行,《于慎行》记载:“子吾所厚,亦为此耶?于慎行说:正以公见厚故耳。”张居正对于于慎行的回答非常生气,于慎行不得不称病回乡。于慎行在家一待就是三四年,在家赋闲的于慎行没事就和朋友一块登山临水。
于慎行营救张居正全家的性命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逝。到了十二月份,于慎行被官复原职。由于张居正生前树敌太多,张居正死后,很多政敌纷纷弹劾张居正。刚刚官复原职的于慎行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为张居正及其家人说情。
文章插图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曝光,原来他是如来十大弟子之一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本是边陲无名小国,却被金庸带火,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
- 他是贾宝玉的前世,是孙悟空的唯一克星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史上唯一不重男轻女的朝代,女人可以离婚改嫁,连皇帝都支持女权
- 他是花荣之子,宋江死后,他绝处逢生,最后成功逆袭当上泰国驸马
- 敌国派才子来谈判,群臣被辩的不敢应战,皇帝笑道:叫文盲和他谈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