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张爱玲红极一时,作品一出就销售一空,为何后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1943年夏,出名心切的张爱玲拿着小说《心经》的手稿,跑到上海福州路一座老宅里,找一个叫平襟亚的书商。平襟亚的《万象》杂志是上海滩的头部刊物,能在上面发表小说自然不愁名声。平老板一看是《第一炉香》的作者,赶紧分两期把《心经》发了。
不过张爱玲的胃口很大,希望加快出名的速度,对平襟亚说想出一本短篇集。搞了30年出版的平襟亚非常器重她的才华,但不太相信这个世道—饭都快吃不上了,谁还买书啊?于是婉拒了。
 作品|张爱玲红极一时,作品一出就销售一空,为何后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文章插图
时隔一年,一本名叫《传奇》的小说集出现在上海街头,短短四天就销售一空。不知平襟亚拿到《传奇》时心头是何滋味—往小了说,是他看轻了张爱玲的才情;往大了说,是他没能判断出沦陷区的历史格局。
上海沦陷后,大批作家搞抗战文学,文坛出现真空。多数作品肩负宣传重任,能让百姓满足的通俗文学极少。在别人大谈革命时,张爱玲偏偏谈的是男女情事、世态炎凉,正巧填补了这片空白。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就叫时运。那时日伪杂志想宣传奴役文化,上海人也不傻,一本都不买。杂志印出即被销毁,被嘲成“废品文学”。民间杂志也有,但由于物价飞涨,不少都成了炮灰。真正排得上号的,《万象》居其一,还有一本就叫《杂志》。而《杂志》的主编袁殊正是让张爱玲走红上海滩的重要推手。
 作品|张爱玲红极一时,作品一出就销售一空,为何后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文章插图
毫不夸张地说,是袁殊一手促成了张爱玲的传奇。《杂志》虽有日伪政府背景,可日本人不知道,袁殊其实是地下党。读到张爱玲的作品后,袁殊视张爱玲为奇才,赶忙约稿。很快,《杂志》就推出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重磅作品,引爆上海滩。
此外,袁殊还特邀张爱玲为文章配插画,搞各种联谊会请她到场,帮她出小说集《传奇》。1944年底,话剧《倾城之恋》在新光大戏院连演80场,场场爆满。报上给张爱玲的评价是:雄视全沪,唯我独尊。
那一个月里,张爱玲红到发紫。上海报纸出了30篇关于她的报道,不但关注她的文笔,还有她的贵族血统、容貌、穿着。整天有采访人员跟在后头,看她吃什么、买什么,喜欢去哪家商店,都在跟谁来往。
每场文化沙龙,张爱玲都被盛情邀请。大导演桑弧也闻名赶来,求她出任编剧。任何杂志只要刊登她的稿子,销量就有保证;任何报道只要写跟她有关的事,一定会有人看。她的弟弟张子静办杂志《飙》时,合伙人就说:“你姐姐这么红,求她写几百字,让我们也沾沾光啊。”
 作品|张爱玲红极一时,作品一出就销售一空,为何后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文章插图
那时张爱玲的人气之高不亚于任何电影明星,谁能想到后来她会为了糊口去做翻译。
《红楼梦》里,秦可卿说:“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可世间有些事,思了也没用。抗战胜利后,由于胡兰成的汉奸属性,张爱玲也别指望再红下去了。解放后,张爱玲在上海撰稿,只有《亦报》愿意刊载她的《十八春》,成书后才印了2500册。
有人推算她那时的月收入,大概只够买150斤大米,而私营单位职工的月工资平均下来是她的四倍。要知道,她在最红的时候月入稿费450块大洋。短短几年,收入严重下跌,连吃饭都快成问题了。
当年在上海,张爱玲吃喝全靠写字,稿费议价从不含糊。她在《万象》上连载《连环套》,跟平襟亚说好每月七八千字,按月预支1000元。结果没多久,物价飞涨,张爱玲就不干了,要涨稿费,否则就减字数。平襟亚也不干,张爱玲就真的减字数。人红的时候寸步不让,要多硬核有多硬核,可想落魄的张爱玲是什么心情。
1952年,张爱玲抵达香港。香港人口50万,想靠卖字为生无异于天方夜谭。为了糊口,她只能替美国新闻驻港办事处翻译《老人与海》,“实在没办法,就算是牙医的书,也要硬着头皮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