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并没有消沉,反而脱胎换骨获得重生


杂谈: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并没有消沉,反而脱胎换骨获得重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有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 。去德国以前 , 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 , 我一无所惧 。”
离婚后 , 张幼仪选择留在德国 , 那是一段由死转生的日子 , 而远离父母、公婆、中国社会风俗的欧洲 , 成为她面对独立生活的最好训练场 。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事件 ,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引起极大波澜 , 他们被称为中国第一对以“西方形式”离婚的人 , 为民国的离婚风潮开了先例 。
即便在多年之后 , 当张幼仪回国时 , 仍能听到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在谈论他们的离婚 。一次 , 在火车上 , 幼仪刚好坐在两个谈论她的女人对面 。一个说“张幼仪一定长得很丑 , 而且思想非常落伍 。”另一个附和道:“要不然徐志摩干嘛离开她?”
实际上 , 即便是张家人 , 在之后的岁月里也很少提及此事 。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著有《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曾于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攻读中国文学 , 她是在研读《中国史概论》时 , 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对自己极好的姑婆张幼仪竟然是中国近代浪漫诗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 。而在那之前 , 尽管他们张家人总是定期聚会 , 却从没人谈起此事 。在张家人心目中 ,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离婚悲剧是不愿言说的家门不幸 。
“事后证明 , 我一个人在欧洲度日 , 是不幸中之大幸 , 因为一直到我回国以后 , 还有人在议论我离婚的事 。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德国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 我恐怕没法子忍受人家对我的注意 , 抬不起头来 。”
老爷徐申如仍每月给幼仪寄生活费 , 对徐家来说 , 这个没有犯过任何过错的儿媳还在养育着他们徐家的子孙 。张幼仪利用这些钱一边抚养幼子彼得 , 一边学习了法语、德语 , 还在裴斯塔洛齐学院(Pestalozzi Furberhaus)学习幼儿师范课程 。
这种转变对外人而言可能是突然的 , 但对张幼仪来说 , 其实是另一种性格终于得到了释放 。
张家一共12个孩子 , 8男4女 。在经济状况并不是特别丰裕的情况下 , 女孩子进学堂接受教育并不被幼仪的父母视为重要的事情 。但在四个姐妹中 , 张幼仪是最在意教育的一个 。这与她受二哥张嘉森、四哥张嘉璈的影响有关 , 尤其是二哥 , 在幼仪小时候便拿着一只熟瓜 , 给她讲列强瓜分中国的故事 。因此 , 幼仪从小便对有学问的二哥和四哥充满敬佩 。而这也是她曾经敬佩徐志摩的原因 。
当她12岁 , 在上海《申报》上看到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以极低的学费招收学生时 , 她想尽办法 , 并最终说服父亲供她去读书 , 直到15岁因为结婚不得不肄业 。而在婆家的时候 , 张幼仪也是不断劝说 , 终于让老爷徐申如给她请了个家塾教师 。
但在离婚之前 , 这些只能成为生活中的小插曲 , 她的第一要务是伺候公婆、相夫教子 。但这些小心谨慎、唯唯诺诺奉行的礼俗道德给她带来的竟是如此巨大的伤害 。
现在不同了 , 她获得了从未有过和想过的自由空间 , 可以去做她一直不被允许去做的事情 。但不幸的是 , 因为疾病 , 3岁的幼子彼得 , 于1925年3月19日于柏林去世 。
在这期间 , 公婆总是来信 , 让她回国 , 老太太总是在信中说“回来吧 , 你怎么不回来?”“你还是我们的媳妇 , 我们收你当干女儿 。”
但张幼仪没有回去 , 她把自己在德国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 。在德国的四年历练 , 彻底改变了她 。
直到1926年春天 , 徐志摩与陆小曼要结婚 , 需要父母的认可 , 但徐家老爷和老太太说 , 必须要张幼仪回去 , 确认与徐志摩离婚了才能答应 。公婆希望幼仪借这个机会 , 可以体面地回国 。
于是 , 1926年夏 , 在去国五载后 , 张幼仪选择了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