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搞好邻里关系有多重要看看清朝这起冤案就知道了

各位看官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哦这里的一些文字实在是太好了!图也很好,很有哲理。文/林岩
 搞好|搞好邻里关系有多重要看看清朝这起冤案就知道了
文章插图
《清稗类钞》记载:“光绪中叶,常熟徐福孙杀婶案,盛传一时,狱久不决,福孙不胜榜掠,遂死。福孙本书生,不幸以杀婶案被逮,县令朱文川,酷吏也……”光绪年间中期的时候,江苏常熟发生一起“徐福孙杀婶案”,案子引发朝野轰动,却一直悬而未决,拖了很长时间。徐福孙是个文弱书生,经不起严刑拷打,最后竟死在了狱中。起初,审讯徐福孙的县令朱文川,是个出了名的酷吏,他认为证据确凿。而徐福孙却拒不承认,朱文川就以酷刑折磨。徐福孙忍受不住,被屈打成招。而押至省城复审的时候,徐福孙当庭翻供,并大呼冤枉,拒不认罪。按照古时候的惯例,罪犯翻供,就得发回县里重审,朱文川非常恼火,于是就再次施以酷刑,徐福孙再次招供,送交省城翻供了,如此反复,折腾了三年。徐福孙最终死于狱中,临死前曾对人说过:“我招供也是死,不招供还是一死,总之是活不成了,招供而死,还担了个杀死婶娘的恶名。我确实没有杀婶娘,而且被杀的人也不是我的婶娘。”身边的人都很同情徐福孙,可是又不敢为他上诉伸冤。徐福孙居住在常熟乡下的某个村子,村子很偏僻,仅有十几户居民,多数都是农户,唯独徐福孙是读书人,家境殷实富有,算是村里的首富。徐福孙为人傲慢,瞧不起人,加之他很吝啬,邻居遇到难事从不出手相助,因此,村里人都比较讨厌他。徐福孙的叔叔徐某以前做过木材生意,太平军起义的时候,曾被掠走。
 搞好|搞好邻里关系有多重要看看清朝这起冤案就知道了
文章插图
官军收复苏州,徐某逃出来,还拐走了一个太平军将领的老婆“某少妇”,徐某和少妇早有私情,趁机逃走之后回到家乡。徐某的妻子此前已经亡故,于是徐某就以少妇为续弦的妻子。可是侄子徐福孙看不起这个少妇,曾对人说:“我叔还是我叔,可婶子却不是我婶子,我是个清清白白的大丈夫,绝不会和贼寇的女人说一句话。”徐某得知侄子说出这些话,于是就和侄子分家,“一宅为二,中隔以墙”,各过各的日子,也算相安无事二十几年。有一天,徐某外出办事,需要在外面过夜,担心妻子害怕,就把已经出嫁,前妻所生的女儿巧珠找回家陪伴妻子。第二天,徐某回家敲门,无人出来开门。徐某只好从窗户跳进了屋子,发现妻子已经被砍断脖子,鲜血淋漓满床。寻找女儿巧珠,却不见踪影。喊了半天,徐某发现女儿巧珠在一处角落,“隐隐有呻痛声”,跑过去一看,原来女儿肩部受伤,血流不止。徐某询问女儿得知,女儿巧珠在昨夜睡梦时,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屋瓦掉落的声音,巧珠出门喊道:“谁呀?”不知从那儿窜出一个人影,用利刃狠狠压住她的肩部。巧珠疼痛难忍,竟昏死过去。等她苏醒的时候,听到后母大声呼喊:“我没有对不起你,你为啥要杀了我?”随后床上发出厮打的声音。不久悄无声息,巧珠认为后母一定是遇害了,可是自己伤势太重,不能起来,因此也没看到凶手的样子。徐某查看室内,发现丢失了二百两银子和一些值钱的衣物,在屋子角落发现了凶器,是一把皮匠使用的利刃。而当天晚上,侄子徐福孙家确实雇了一个皮匠制作鞋子。墙下有碎瓦数片,徐某认为凶手是翻墙而入,而侄子家院子里恰巧竖着一把木梯。徐某想起妻子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一定是认识凶手。徐福孙家的女佣洗衣服,又恰巧发现血迹,徐某根据这些巧合,认定凶手就是侄子,于是去官府报官。官府派人抓捕徐福孙,徐福孙振振有词,拒不承认。官府又抓捕了皮匠,皮匠承认凶器是自己的工具刀,声称落在徐家了。县令朱文川认定凶手就是徐福孙,于是严刑逼供。
 搞好|搞好邻里关系有多重要看看清朝这起冤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