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最激动的当属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沙呷阿依,她是从大凉山走出去的舞蹈家。她说,大凉山的环境和民族文化有独特魅力,但不来到这儿很难了解。她在中央民族大学学到各种民族舞蹈,却没有彝族舞蹈,“毕业后我留在民大,就是希望能传播彝族舞蹈和文化。”沙呷阿依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更能明白戏剧节对家乡文化传播能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文化扶贫
持续浸润,不必急着问结果
今年戏剧节举办期间,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1月17日批准凉山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四川88个贫困县至此清零。物质贫困的帽子已经摘下来,但精神文化的富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西昌的听涛小镇,品尝着街边小吃的居民,被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腔吸引,追随着几位昆曲演员走进了昆曲《浮生六记》的世界。这场特殊的演出边走边唱,把沈复和芸娘的故事搬来了听涛小镇,观众不仅可以欣赏他们布衣菜饭的生活片段,还能根据情节品尝到传统的苏式小糕点。曾经在苏州沧浪亭庭院和法国巴黎剧场上演过的厅堂版《浮生六记》,在这里吸引了许多从未这样看过戏的观众,他们有些紧张,有些羞怯,但更多的是好奇和兴奋。
“戏剧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是本届戏剧节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有600多年历史的建昌古城里,“土空间”见证着时光长河里的戏剧生活;白沙滩上先锋的戏剧观点进行了碰撞;高原湿地里,戏剧家与彝族儿童共舞嬉戏;关于社区戏剧的论坛在城门洞社区举行……整个西昌市像一个不设限的舞台,戏剧演出和各种活动随处可见。濮存昕说,看到一个只办了两届的戏剧节如何改变这个贫困的地区自然为时尚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王晓鹰也表示,文化是一个持续浸润的过程。
令人欣慰的是,与去年相比,本届戏剧节票房增长20%。从整个戏剧节的投入来看,这两成或许微不足道,但刘康认为,这反映了观众和当地人的心态变化,非常了不起。戏剧节期间,还有两架戏剧包机从深圳起飞,开启了包机看戏的先河,同时,从昆明、重庆等不同方向来的戏剧专列、戏剧大巴也充盈了戏剧节的人气。这些都让每个参与戏剧节的人,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script>window.FWBATH=1;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慈禧派人参加国际展览,拿出国库无数奇珍异宝,洋人一看哈哈大笑
- 国际文化交流的探路者与实践者吴泽洲去世,他把我国文化艺术精华推向世界舞台
- 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艺术之路需不断颠覆建构
- 《国际歌》中文译配版权应属瞿秋白
- 泰山学院教师作品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三等奖
- 盗墓贼盗取30亿文物,将盗墓视作“赶集”,在山里吃烧烤庆祝被抓
- 山里的积木公社|“圆梦小康 幸福有缘” | a8958
- 首尔OBITION艺术空间与纽约Li Tang艺术平台共同推出联合国际艺术展
- 孙悟空被如来一巴掌拍进山里,原因只是因为大闹天宫吗事实告诉你没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