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为啥《三国演义》中各路英豪都对“黄”字情有独钟?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一谶语,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184)首领张角提出来的革命口号。这八个字细究起来没有几人说的明白,简而言之说它是张角给汉王室当亡,黄巾当兴的革命行为披上一件合法外衣大概不会离谱。苍与黄本来只是两种颜色,但经阴阳家用五行终始之说一解释,就变得具有了社会神秘属性。东汉初年,刘秀建立政权后即正式确立以火德王,色尚赤。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政,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非但是普通百姓,就连士人也对统治者感到绝望。因此,图谶符命之说盛行一时,各阶级代表人物无不利用。于是乎“赤德气尽”、“黄德当兴”、“汉行气尽、黄家当兴”的流言纷纷。张角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人人头裹黄巾正是利用这一谶语,为夺取政权大造舆论的。此后,张鲁在汉中建立五斗米道政权,其手下司马李休劝他举号称王,其理由同样是“赤气久衰,黄家当兴”;汝南大族野心家袁术拥兵割据,觊觎帝位,给自己找的借口是“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而雄霸一方的袁绍,也曾炮制出“赤德衰尽,袁为黄胤”的谶语,准备趁天下大乱的机会,阴谋一逞。
 各路|为啥《三国演义》中各路英豪都对“黄”字情有独钟?
文章插图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统治者立刻组织武装力量疯狂镇压,于是曹操、刘备、孙坚等人闪亮登场,依靠镇压黄巾起义各自积累了政治资本,为将来的争雄打下了基础。在对待黄巾军的态度上,雄材大略的曹操与刘备、孙坚等人的态度略有不同,他采取的方法是顺势而为,在对青州黄巾军作战中剿抚并用,攻心为上,双方非但没有成为死敌,反而是梁山兄弟越打越亲,甚至被黄巾军引为同道中人,黄巾军作书信劝降曹操,称“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地之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此后,历史出现惊天大逆转,势单力薄的曹操成功收编数十万黄巾军,设立青州军。正是这只青州军追随曹操南征北战,成为曹操逐鹿中原、统一北方的有生力量。曹操如何以弱克强,收编青州黄巾军,史书中并无任何清晰交代,但有太多理由相信,曹操与黄巾军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个事情上是形成了共识的。甚至可以说,曹操在某些方面,甚至作出了妥协,或者是有了心照不宣的君子协定。
 各路|为啥《三国演义》中各路英豪都对“黄”字情有独钟?
文章插图
理由如下:首先,曹操挑选黄巾军中的精壮男子,组成了“青州兵”。妇孺、非作战人员则组织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青州兵在曹操的作战序列中,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存在,始终保持了独立编制二十余年,颇有传奇故事中一些猛人“听调不听宣”的味道。曹操对待这支部队很是宠溺,基本上是眼睁眼闭,青州兵战斗力强悍,但它的军纪在曹操作战部队中是最差的一支。正因为这个原因,建安年间曹操征汉中的时候,张鲁几乎没有做什么抵抗,就归顺了曹操。当时有手下劝张鲁归降刘备,张鲁当即表示“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很显然,领导五斗米教的张鲁推重“黄衣当王”,他与黄巾军一样视曹操为当立的“黄家”。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青州军还没有等到“苍天”死翘翘,老骥伏枥、志为周文王的曹操却先挂了。曹操病死后,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幸亏继任者曹丕处置得当,这才暂时安抚住了众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曹丕加紧了代汉的脚步,是年三月,改元“延康”(出于道家经典,以人臣身份改君上年号,大约以曹丕始);十月紧锣密鼓的完成了禅代,建元“黄初”(请注意“黄”这个字),降汉献帝为“山阳公”。曹魏第一个年号之中有一“黄”字,最大的可能是给青州兵一个交待,兑现完成曹操当初许下的承诺。
 各路|为啥《三国演义》中各路英豪都对“黄”字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