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上世纪90年代城子崖遗址发掘现场
文章插图
吴金鼎(左一)和考古学家在四川留影
文章插图
黑陶罍
文章插图
黑陶鬲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通讯员钟倩
本报采访人员卞文超
1928年春天,有个年轻人路过章丘,不经意间一弯腰,竟捡起了城子崖龙山文化,可谓“千年沉睡无人知,一朝醒来惊天下”。这位年轻人就是考古专家吴金鼎。
吴金鼎,字禹铭,生于1901年,山东安丘人。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在李济的指导下攻读人类学专业。他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1928年在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遗存。这一发掘与命名,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有所耳闻,但发掘龙山文化并非简单的勘察,而是持续的发掘和坚韧的钻研。处于困难时期,考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吴金鼎和同事们将工作视为信仰,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次惊艳的发现,更多的是执着的青春梦想和闪耀世界的精神瑰宝。
“龙山服务站”带来的机缘
吴金鼎的发现是偶然,也是梦想的倾注。
当年,教学的时候,他曾致信给考古专家夏鼐,说:“自胜利以来,弟无时不在梦想着田野工作,俟一切安定,弟必及早返所(历史语言研究所),陪诸兄再晒太阳也(指田野工作)。”吴金鼎早年所在的齐鲁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习以自修为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借宿在齐鲁大学,从事一些公益活动。作为教会的传教点,齐鲁大学在龙山镇设立“龙山服务站”,为他的考察工作提供便利。
他经常翻阅历城县志和济南府志,得知济南原址不在历城县,而在古时的平陵城,据说已经废弃,但是当地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对此,他来了兴趣,凭借着一种敏感和好奇,他到龙山赶集,路过平陵城,望见废止荒丘和秋禾茅草,哪有什么传说?回去后,他念念不忘,很想再找个机会探访一下。
后来,他的朋友崔德润来到齐鲁大学。说起平陵古城,崔德润告诉他,“古城就在龙山镇东,听乡亲说遗址很大,砖瓦碎块特别得多,你要是有兴趣,我愿陪着你去遗址勘探。”吴金鼎欣然答应。正是这样的机缘,才有了城子崖文化的重大发现。
1928年3月24日,吴金鼎和崔德润从济南北关乘坐火车,经过一个半小时来到龙山镇。他们找到当地小学教师张绳五当引导,前往古城。出镇北行,经武源河,穿过一条大道,又走了六里路,才抵达城下。
古城规模宏大,周围约有二十余里,虽然城墙毁坏,但城基仍可看清。城中遗址地面上,有很多煤渣,他们捡了一些砖瓦碎片。忽然,在一条约五尺深的沟里一堆残砖乱瓦中,吴金鼎发现一块厚石片,上面雕有圆圈形状,仔细分辨,这是汉代铸造五铢的钱范。他一阵狂喜,忍不住大叫起来。本想再找下去,发现还有什么宝贝,可天色已晚,只好登车返济。
先后六次的发现之旅
这次发现令吴金鼎信心大增。同年4月4日,他第二次来到龙山。他和当地人张绳五出了村北,站在高地上往镇东望,看到一个小城垣状台地。张告诉他,那是城子崖,俗称“鹅鸭城”。吴金鼎很不解,“余谓鹅鸭之养何须有城?”
他们沿崖南行,发现有火烧的痕迹,红土堆积很厚,崖上的灰土包含层极为显著。经过挖掘,吴金鼎发现二枚骨锥,从制造的粗糙程度看,应该有石斧石刀等。可他仔细寻找,并没有砖瓦碎片、金属瓷器,与古城大异其趣,他断定这个遗址年代要久远得多。他初步确定:“盖余已证明此龙山遗址,确为新石器时代之以村落,一部古代史迹深藏黄土垄中。”此后,吴金鼎放下对平陵城的研究,转到对龙山文化的探索上来。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考古学?阿卡得文字
- 采矿炸出13万立方米山洞,发现100多具尸骨,考古队被吓得暴走
- 突破时间“禁区”,历史考古中,活到地老天荒的生命真有吗?
- 考古发现:西王母是楼兰女,家住昆仑山,曾有一段泪奔的爱情
- 小学生摸鱼掏到金子,引发淘金潮,考古队赶来:不许挖,上交
- 考古学家打开雷峰塔后,在地宫下发现一件宝贝,终于解开千年谜团
- 揭秘如何通过骨头分辨男女,考古系的女生都要亲手摸
- 考古学?阿夫拉西阿卜城址
- 蒙面青铜是何方神圣?考古学家揭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