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篇绝世美文。作者运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一个社会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过着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陶渊明通过写桃花源人恬静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战乱的批判。
桃源村是陶渊明所想象的理想世界,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一个"桃源",这个村庄在俄罗斯境内。虽然在俄罗斯,但是当地的百姓都说着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被称为"陕西村"。
这个村庄与世隔绝了127年,有个中国学者在研究俄罗斯历史时偶然发现了这个村庄。村民和学者谈论起外面的情况时竟然问:大清还在吗?
文章插图
清朝晚期时的同治年间,频繁的战乱令社会动荡不安,在战争中直接受害的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百姓苦不堪言。
在千千万万受压迫的人中,总会有人站起来反抗。
白彦虎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带领着陕西人民一同反抗朝廷的剥削,成立了一支陕甘义军。风风火火信心十足的这样一支军队却被朝廷打得连连败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失败?
我国历史上因为统治者的暴政,发生了不少由百姓发起的农民起义。比较出名的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以及后来刘邦的农民起义。这两起农民起义都是为了推翻秦的暴政,然而只有刘邦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汉朝。
文章插图
陈胜的起义是有民众基础的,当时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加入起义军。陈胜前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昭告天下自己的起义是顺应天意,然而最后还是失败了,归其原因是因为他不像刘邦一样,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能人志士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
陈胜的军队大都是农民,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素质也比不上正规军队。陈胜忘本等这些都是导致他后期失败的因素。
白彦虎的军队与陈胜的军队差不多
。怀着创造一个没有剥削的大同理想社会的愿望的民兵被左宗棠带领的军队打得落荒而逃。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北上,离开自己多年的故土,仓皇逃亡到俄罗斯。
一路北上的逃亡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狂风暴雪的洗礼,忍受着粮食短缺的饥饿,还要时刻担心追兵的追杀。在这样担惊受怕,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们来到了俄罗斯,来时10000多人的队伍在路上损失了近7000余人。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桃源村人因先世避秦时乱,所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陕西村人亦是避清朝乱才拖家带口远赴俄罗斯。
来到这里的陕西人远离了战乱的纷争,男耕女织,辛勤劳作,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
文章插图
陕西村是一位名叫王国杰的教授发现的。
王国杰在大学时就痴迷于研究俄罗斯的文化,有一次他偶然地在书中读到了俄罗斯历史中对"东干人"这一记载,身为陕西人的他惊奇地发现书中所描写的东干人的饮食,风俗习惯与我国陕西十分相似。
遥远的俄罗斯境内怎么会有与陕西习俗相近的民族呢?强大的好奇心驱使着王国杰来到俄罗斯,揭开东干人的神秘面纱。
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王国杰教授翻阅众多典籍后发现了东干人的蛛丝马迹,欣喜若狂的他马不停蹄地动身追寻着丝丝痕迹找到了东干人的所在地。
文章插图
王国庆到达后发现这里的人没有明显的高鼻梁,白皮肤等异族人特征,而是像黄种人一样拥有乌黑发亮的头发以及黄皮肤。更令他诧异的是,与当地人交流后发现这些人竟然说着陕西话,而且还十分地道。
得知王国庆是汉人后非常激动,第一反应竟然是问:大清怎么样了?
- 秦朝|湖北出土秦简,揭开陈胜起义真相,专家:我们误会秦始皇2千多年
- 秦朝|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为何打出公子扶苏的旗号
- 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以书法之名缅怀伟大领袖
- 文明锐评(127)|最是“好心”滋养人,此心安处是故乡
- 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听雨轩》诗歌《二首》
- 古往今来,问谁人能比|毛泽东诞辰127周年诗词集
- 文艺汇演:纪念毛泽东诞辰127周年
- 万人同吃福寿面 纪念毛泽东诞辰127周年
- 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诗歌两首)!
- 楚汉|为什么陈胜的张楚政权只存在了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