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原型:理想主义的前朝贵族,平定安史之乱( 二 )


 历史|《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原型:理想主义的前朝贵族,平定安史之乱
文章插图
但德宗和回纥有私仇,坚决不合作,李泌前后上书十余次,终于说服德宗,“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孤立吐蕃,使吐蕃在韦皋等将领的打击以及内乱中走向衰落。德宗眼里是对大臣的不信任,李泌眼里是江南财赋粮食;德宗眼里是对回纥的私仇,李泌眼里是彻底击败吐蕃。李泌有超乎常人的大局观,也就是贺知章所说的卿相之才。电视剧中的李必想当宰相,他有这个实力。三、李必与李泌都说《长安十二时辰》还原长安,布局精美,紧贴历史。那么,剧中的李必和历史上的李泌有何契合之处呢?剧中的李必总是一身青衣,扎着高高的发髻,手中拿着拂尘,造型万年不变,其实这和历史上的李泌是十分契合的。从玄宗到德宗,李泌都很受器重,但他一生有多次归隐山林的请求,对权力相当冷淡,这和李泌内儒外道思想有关。李泌首先是一个儒士,和很多人一样,他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君爱国,因此在最危难的时刻出现在肃宗身边,发挥卿相之才;但他也是道家信徒,崇尚云在青天水在瓶,进则心怀天下、退则游历名山,性情恬淡,洁身自好。李泌曾作过一首《长歌行》:“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想必范蠡是他偶像,既能建功立业、名垂竹帛,又能功成身退、回归山林。
 历史|《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原型:理想主义的前朝贵族,平定安史之乱
文章插图
李泌的处世哲学,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这种处世哲学很像魏晋名士,比如同为宰相的谢安。不同的是,李泌胸怀大志、积极出仕,魏晋名士更多的则是随波逐流,消极避世。李泌的内儒外道和电视剧不同,剧里的李必有当宰相的执念,李泌却在肃、代两朝屡辞相位,直到德宗朝才致身宰辅。像电视剧中一样,李泌有他软弱的一面,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隐退山林,而不是迎难而上;但站在宏观角度看,李泌能把握大局,维护朝廷稳定、恢复大唐秩序,实为再造大唐的良相。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