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二、身先士卒,为人师表,体恤将士,是张巡的另一优点。
从雍丘到宁陵,再到睢阳,张巡始终是以非常劣势的兵力抗击数万至十几万敌军的进攻,军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联到城池的安危。因此,张巡总是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行动来激励属下。
令狐潮以4万兵马围雍丘。张巡亲率千余人突入敌阵,杨朝宗率2万步骑攻宁陵,张巡领兵击破,尹子奇以重兵围雎阳。张巡亲执战旗带领将士直冲敌营。翻阅史料可知。唐军的每一次出击作战。几乎都是由张巡本人带队前往。同时,张巡十分爱护部下,这也是唐军数千官兵虽身陷绝境却仍能团结死战的关键。
张巡固守睢阳之初,有士卒六七千人,城中百姓数万人,张巡只要见到一兵一卒、一民一夫,就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其后无不识者”。雍丘、宁陵保卫战,张巡军战功显赫,但未得到应有的赏赐,为此张巡请虢王李巨赐物于有功将上。李巨不给。《资治通鉴》记载,到睢阳城危。张巡唯恐将士有所怨恨而不力战。便诚恳地对将士们说:
“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革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
将士们见张巡如此以诚相待,反而激愤万分,没有丝毫怨气。
三、注重“心战”,从精神上打击敌人,是张巡的又一个优点。
张巡与令狐潮原来是多年的旧交。令狐潮第三次攻雍丘时。二人在开战前还互相问候。令狐潮趁机对张巡说:“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张巡正色道:“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令狐潮听后惭愧不已,为张巡的仗义执言所震慑,随即引军而退。睢阳保卫战到了最后关头,守军仅剩600人,且又饥病交加,张巡便对攻城的安军士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资治通鉴》记载:
“以逆顺说之,往往弃贼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二百余人。”
以“心战”退敌,自然可为坚守城池争取一点宝贵的时间。而策反敌军。使投诚者为己死战。这对于外无援军的雎阳守军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张巡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个精通“心理战”的优秀将领。
文章插图
结束语
睢阳的失守,可以说主要原因是唐廷的腐败和无能所致。安禄山攻陷两京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官军对安禄山军的作战处于各不相顾、独立为战的状态,根本没有统一的调度与指挥;当局势稍有稳定,朝廷设置了各路刺史、节度使以后,众将领又视安军为猛虎,大多不敢与其交锋。因此,张巡在长达年半的时间里,从雍丘转战到睢阳,基本上一直是孤军作战,得不到友邻部队的支援。睢阳即将失陷时,唐军将领许叔翼在谯郡(今安徽亳州),尚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贺兰进明拥重兵在临淮(今江苏盱眙),都见死不救。张巡派南霁云突出重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救,直至南霁云咬断手指泣谏,贺兰进明始终无动于衷。倘若有一两处的唐军能从全局出发增援睢阳,那么睢阳城就会成为中原的一颗硬钉子,将置安禄山军于更为被动的境地。从根本上说是贺兰进明那群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高级将领丢掉了雎阳。
除此以外,张巡在最后关头对态势的判断失误,以致定下了固守到底的错误决策也是不能回避的。坚守睢阳10个月,从战略全局上讲是正确的,张巡以损失六七千士卒的代价歼敌十几万人也是值得的,但是最后以400土卒仍然要固守雎阳,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来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张巡判断友邻唐军最终会出兵相救,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既然睢阳附近的唐军众将领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中都是坐等观望,难道他们还能在睢阳即将失陷的时刻发兵相救?再说,唐廷对固守睢阳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指令,因此弃城东走比之固守孤城的策略更要高明一些。
- 林徽因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人生有一种愉悦叫享受孤独
- 历史总是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面貌被我们记住
- 风水学中有一种树,老百姓家从来不种,种到墓前可防盗墓贼
- 历史上四大名马:第一种被尊为国宝,第三种远看还以为是头狮子!
- 纸币收藏和名酒收藏哪一种比较好呢?
- 管理是一种职业
- 马未都|如果有一种产业是朝阳,那一定是收藏
- 液体创可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式创口贴的新式医疗机械
- 百兵之君:剑(史前至秦、青铜),十八般兵器溯源(六)
- 古代有一种刑法,对女囚犯来说十分羞愧,如今却是年轻人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