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为何莫言会说,他愿意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篇《阿Q正传》( 二 )


这比钱钟书、张爱玲笔下那种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爱情更加令人怅然。
钱钟书《围城》里方鸿渐与唐晓芙的分手令人万分惋惜,因为他们虽然看起来已经决裂,但只需要方鸿渐在雨中再等一分钟或者唐晓芙大喊一声,俩人马上可以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张爱玲的《半生缘》里,沈世钧去找顾曼桢,顾曼桢被囚禁且嗓子哑了喊不出“救命”,导致有情人未成眷属,也同样令读者伤感。
 正传|为何莫言会说,他愿意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篇《阿Q正传》
文章插图
而鲁迅笔下的阿Q 与吴妈的故事却更加悲惨,因为阿Q 的心思是混乱的,他无法表达他的感受,也从未正视过自己的思想和人生。他只有在去刑场的路上,在囚车里才发现吴妈对自己的意义。
但他依然不会叫喊,不会说出自己的心声,他只鹦鹉学舌似的喊出半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真实想法。
刘半农曾给鲁迅八个字的评价:“托尼学说,魏晋文章。”这并不是把鲁迅比作人类灵魂的理发师,而是说鲁迅深受托尔斯泰和尼采学说的影响,文章则透出魏晋时期的文人风骨。其实,这个评价并不全面。
 正传|为何莫言会说,他愿意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篇《阿Q正传》
文章插图
尼采在写作时处处表现出不羁的才华,即使是在《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这样的哲学专著中,也有文学化的激情表达;鲁迅注意文体与语言的对应性,在写小说时很少空发议论,在写杂文时很少故作高深,文章中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尼采学说的继承,他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大家。
正传|为何莫言会说,他愿意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篇《阿Q正传》】鲁迅喜欢托尔斯泰,也欣赏波兰文学家显克维支,却没有模仿他们。把一个人作为主人公写到死,托尔斯泰最有名的小说是《伊凡·伊里奇之死》,显克维支则有《小音乐家杨科》,鲁迅笔下的阿Q 与他们全然不同,他用看似风趣轻松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