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知恩图报必有福至”,然而天下之事从无绝对,今天讲一段离奇的报恩故事。
从前,有一个姑娘,名叫翠莲,母亲得了重病,无钱医治。于是跪在街头乞讨,求借三十两给母亲看病。
恰好有个姓张的木匠从这里经过,十分同情翠莲的遭遇,便拿出了积蓄,正好三十两银子,全部借给翠莲。言明不收利息,不限时间,能还则还。
文章插图
翠莲十分感动,表示愿意以身相许,当牛做马报答大恩大德。
张木匠大吃一惊,一口回绝。表示自己只是能帮则帮,若是真答应了,岂不是乘人之危,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呢?
在张木匠的帮助下,翠莲的母亲渐渐恢复了健康,能够下地行走。然而家里没有什么田地,母女也没有什么营生,只能靠缝补贴补家用,生活过得十分艰苦。
文章插图
张木匠帮人帮到底,又将自己的得意徒弟胡典介绍给翠莲,说和两人成了夫妻。有什么生意都尽量介绍给胡典去做,帮衬他们过上好日子。
翠莲母女对张木匠感激不尽,省吃俭用了几年,终于攒下了三十两纹银。然后毕恭毕敬将张木匠请到家里喝酒,感谢他的大恩大德。
张木匠推却不过,只好答应。可到了翠莲家,当场就愣住了,只见屋里供着他的长生牌位,香炉里积满了香灰。显然不是一两日的功夫。
文章插图
翠莲笑着解释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没有您,我们母女早就饿死街头,哪有今天这样的幸福,唯有祈求菩萨,祝您长命百岁,才能心安呀!”
张木匠十分感动,将翠莲和胡典为自己的儿女,又把家搬到了附近,时常过来串门帮衬。
没过多久,张木匠接到一个大活,给京城的贵人做家具,待遇十分丰厚。考虑到翠莲刚还钱手头还紧,张木匠极力推荐徒弟胡典,让他赚这笔钱。
文章插图
胡典这一走就是三个多月,赚了不少银子,回到家里更是接到喜讯,翠莲有身孕了。
胡典高兴得做梦都能笑出声来,心里美滋滋地想着未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然而几个月之后,当翠莲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时,胡典却愁眉苦脸,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这个孩子不像爹不像妈,偏像师傅张木匠。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联想到师傅把赚大钱的活让给自己,又时常来家做客,胡典越想越生气,认为师傅支开自己,就是为了和翠莲行苟且之事。自己被戴了绿帽,这个孩子根本不是自己,而是张木匠的!
胡典是个心眼狭窄之人,破口大骂翠莲不知廉耻,做出这等龌龊之事。
文章插图
翠莲两眼一黑,只觉得天昏地暗,没想到胡典居然疑神疑鬼,侮辱自己不说,还侮辱了全家的大恩人,当即泪如雨下,伤心欲绝。
看见翠莲满脸的绝望,胡典更是确定自己的猜测,抄起斧头就去找张木匠算账。
张木匠见胡典兴师问罪,大惊失色,极力辩解自己和翠莲乃是清清白白,绝无苟且之事。然而孩子确实长得太像自己,即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事情越描越黑,在当地造成了轰动,成为了笑柄。
事到如今,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证明恩人的清白,翠莲不顾脸面,抱着儿子跑到县衙里告状,求县太爷主持公道。
文章插图
当地县令清廉有名,看完状子觉得此事蹊跷。如果张木匠真有心,当初借银子时就可以乘机霸占翠莲,何必大费周章,非要给徒弟戴绿帽呢?但如果孩子是胡典的,为什么长相又和张木匠一模一样呢?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故事:散文《第一次步行下乡》陈久平
- 布金买地的故事,戒痴和戒尘改变,执著防碍修行
- 故事:金老爷万般无奈之下,苏无名出手擒盗,一举成名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梁思成的二婚妻子:学术成就上比不过林徽因,那就编故事抹黑她
- 今天,我们想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 经典且回忆歌曲《最佳损友》+《漂洋过海来看你》创作背后的故事
- 【关爱未成年人】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举行讲故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