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博物馆,其藏品主要分为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等类型。作为国内知名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尤其出名,素有文物界“半壁江山”的美誉。在上博所收藏的青铜器中,最著名的一件当属大克鼎了。此鼎是国宝中的国宝,在清朝时期就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如今更是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
文章插图
大克鼎是由清朝著名文物收藏家潘祖荫后人捐献给国家的,当时潘家后人还将另一件宝鼎大盂鼎也一同捐献了出来,这两件青铜器都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大克鼎和大盂鼎原先都是潘家所藏,被捐献给国家后一直珍藏在上博,后来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开馆时,上博将大盂鼎连同其他120件珍贵文物转交给历史博物馆收藏,只留下了大克鼎。
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290字。这件青铜器是一件用来祭祀先人的礼器,它的主人是西周王室膳夫克(掌管王室饮食的大臣)。鼎上的铭文记载了克的爷爷师华父的一生功绩,称赞他对周王室做出的贡献,以及他高尚的品德操守。此鼎所镌刻的铭文,不但对研究西周历史有着重要意义,更是研究汉字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佐证。
文章插图
大克鼎发现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其出土地点为陕西宝鸡市的扶风县。宝鸡作为著名的“青铜器之乡”,出土了许多著名青铜器,特别是在周原遗址附近,更是出土了名震海内外的“海内三宝”:大克鼎、大盂鼎和毛公鼎。在大克鼎的发现经历中,还有着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
大克鼎的发现者名叫任致远,是清朝光绪年间宝鸡扶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而他的曾孙任周方却是著名考古学家,还曾担任过宝鸡青铜博物馆的馆长。任致远是土生土长的扶风县法门镇任村人,这里也是著名的皇家寺院法门寺的所在地,并且以出土青铜器数量众多而著称,其中很多青铜器都是当地农民在干活时无意中发现的。
文章插图
光绪十六年的一天,任致远到村子东南边的土沟里挖土,偶然间挖掘出了一个西周时期的窖藏。在这个窖藏里有数量众多的青铜器,任致远虽然不懂考古也不懂文物,但是也知道这些东西是宝贝。他趁着拉土的间隙,将这些青铜器尽数运回了家里,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家中的床下面,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名震天下的大克鼎。
十九世纪末期,正是出土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的时期。虽然任致远做的很小心,但是农村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任家发现宝贝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古董贩子踏破了任家大门,都想从任致远手里买下青铜器。随着和这些古董贩子的深入交流,任致远大概明白了这些青铜器的价值,为了卖一个更好的价钱,他特意弄了一辆新马车,将这些青铜器运到了省城西安。
文章插图
任致远来到西安后,马上就放出了风声,对外说自己要出售一批青铜器。那个时候的西安可以说是文物贩子的集中地,什么样的人都有,都想从任致远手中得到这批青铜器。只不过,有些人打算用钱买,还有一些人则更干脆,连钱都不想出,直接用恫吓的方式从任致远手中得到这批青铜器。
在任致远刚到西安没多久,就有一群壮汉找到他,说他卖的这些东西是从古代皇陵中挖出来的,按照大清律例,盗掘古代皇陵是要掉脑袋的。这帮人其实就是文物贩子雇来的打手,他们看出来任致远是农户出身,所以用这种方式让任致远知难而退。而任致远确实被吓坏了,他一个普通农户,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恫吓?在这帮打手前脚刚走,他就扔下青铜器偷偷溜回了老家。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双厨狂喜”,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八办,你pick哪一个
- 翰墨争晖 丹青焕彩 兰州市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开展
- 来这个博物馆,看海里的百合花
- 稀世国宝从大墓中出土,郭沫若欣喜作诗,周总理却冷冷说了几个字
- 兰州市博物馆联袂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
- 《国宝级天才》《这是一道送分题》《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红》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