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直到次年正月,才将国号改为“卫”,自己的姓氏也改为“李”。在“杀胡令”执行期间,石鉴和石虎的其他子孙安然无恙,石鉴本人甚至依旧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然而石鉴并不甘心失败,他趁着冉闵出征准备发动政变,不幸泄露消息,这才被冉闵废黜斩杀,同时也株连石虎其余三十八孙,羯族石氏从此灭门。直到这时,冉闵才自立为帝,改“魏”为国号,并恢复“冉”姓。从这一经历可以看出,冉闵之所以发布“杀胡令”,很难说是为了拯救汉族于水火之中。再是情有可原,我们依然要意识到这是一个被狼养大的孩子,他的思维是和正常汉人不一样的。据《资治通鉴》记载,同年11月,冉闵册封儿子冉胤为大单于,“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
文章插图
对于“单于”这个典型的胡人称号,我想没有谁会感到陌生,也从未有汉族统治者为自己和子孙增加这一“头衔”。此外,“杀胡令”在前一年的12月才颁布,而此时冉闵却封自己儿子一个胡人首领的称号,还用一千名胡人充当其禁卫军,表明“杀胡令”此时已完全失效。对这一荒诞决定,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光禄大夫更是劝谏冉闵取消太子“大单于”的称号,驱除胡人以防其卷土重来。对于这位臣子,“(冉)闵大怒,诛及其子伯阳。”这一行为,也许足以说明此时冉闵对胡人的态度。/难民组成的军队:乞活军当然,话分两说,无论后世之人对冉闵持着怎样的褒贬,但提到冉闵麾下那只乞活军,请保持一份应有的敬意。古代封建王朝更迭频繁,每当改朝换代、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是难民最多的时候。
文章插图
所以当五胡乱华爆发,席卷整个西晋王朝之后,连年战乱也逼出了许许多多的流民,强大的流民力量甚至建立起了成汉政权。 在这些流民中,其中一支由晋东瀛公司马腾领导的,后来便成为了乞活军。公元304年,西晋藩王还在相互侵轧攻伐,冒顿单于之后刘渊则在左国城自立为王。 时任并州刺史的司马腾立即派遣大将聂玄伐之,结果聂玄惨败,司马腾大惧。 恰逢并州闹起了饥荒,司马腾所幸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并州两万多户迁往山东乞食。 这两万多户百姓拖家带口,一方面要乞求所过之处赏口饭吃,一方面要保护妻儿活下去。于是,他们在司马腾手下大将田禋、李恽、薄盛率领下组织武装,成为乞活军。
文章插图
乞活军中既有无家可归的老百姓,又有落魄的贵族、失势的高官,但是既入乞活军,他们都是乞食求活的人,都是乱世中苟延残喘、朝不保夕的人而已。当别的军队为了国家、为了粮饷、为了荣誉而战的时候,这支军队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可怜的是,乱世往往伴随着天灾,史载在惠帝、怀帝、愍帝时期。 “大旱,江汉河洛皆竭,可涉”,“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马毛皆尽”,“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如此惨烈的世道,导致在张方的麾下,甚至存在一支由人组成的粮草队伍,粮草就是人肉! 面对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各路枭雄,乞活军一方面要掠夺粮食,一方面要防止被人掠夺。农忙时结堡自固,屯田耕作,闲时则依附各家势力参与中原混战,以获得粮饷。
文章插图
为了讨口饭吃,乞活军还依附过司马越、王浚、苟晞、刘琨等人,甚至是石勒、慕容廆等胡人。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支卑微到极致的军队,随着后期五胡乱华战况的升级,他们表现出了战斗力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依然值得所有人喟叹。 当时的广宗、陈留是乞活军两大根据地。乞活军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前赵军队,是打不死的小强,给前赵军队、给石勒造成巨大的困扰。此后冉闵的出现,彻底点起了乞活军最后一丝希望之火。在胡羯政权中,冉闵是个异类,既是名义上的石氏,又是汉人,更是乞活军拥护者。无论冉闵怎么看待、利用乞活军,无论冉闵与乞活军领袖李农是何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冉闵是乞活军唯一的希望。在乞活军首领、后赵司空李农的帮助下,冉闵败石冲、杀石遵、诛石鉴,躲过无数次暗杀。
- 杨国桢“对话”林则徐:从一介寒士到民族英雄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射雕英雄传》中,为何丘处机、包惜弱不告诉杨康身世?
- 水浒传中唯一没有绰号的英雄,他没陪宋江一起死,并活到了八十
- 追腻了《伪装学渣》爱过了《火焰戎装》,最好磕的还是这部甜宠文
- 魔道祖师法器成精什么体验陈情是大变态,紫电还是高冷女神!
- 《金粉》原著清秋怀孕催婚,众人一致怀疑,还是相信了她老实外表
- 水浒传中你不知道的英雄人物,最后出海得到善终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