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

引言
在《水浒传》中,宋江作为主线人物,在当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最为鲜明。在这部史诗巨著里,作者施耐庵既歌颂起义,又宣扬忠义,这对无可调和的矛盾就集中体现在宋江的性格中。梁山人马在他的带领下攻城略地,劫富济贫,事业辉煌。但是,由于宋江本人满脑子的封建忠孝思想,一味追求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导致他最后投靠朝廷,亲手葬送了梁山来之不易的成就。
因此,后人在对于宋江选择招安这一历史问题上对他多有微词,同时由于这一决定,也让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那么,宋江为何要在梁山大好形势之下选择招安?这一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其实,答案首先要从宋江发迹那会开始说起。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
文章插图
01
梁山首领宋江之所以说他与众不同,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个人能力以及威望上,更重要的是宋江在梁山自成一派,由于梁山人马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要领导这样一群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的乌合之众与大宋朝廷对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宋江作为第一人物,他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二重性。
一方面,从他出道身份来看,一个小小的“刀笔吏”却对社会和百姓抱有很深的理解和看法,他厌恶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为此他仗义疏财,扶贫救危,乐于结交天下豪杰,所以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他“及时雨”绰号的由来。早年在基层的所见所闻让他对于朝廷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宋江倾向于用反抗和起义来改变这一切。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在于,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上过学识得字,并且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受过系统的封建儒家伦理观念,存在着严重的忠孝节义和爱国忠君的思想,这就导致他在带领众好汉聚义抗击官军之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妥协性和动摇性。
也就是说,宋江管理下的梁山与晁盖治下的梁山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带有极大的不彻底性,宋江与朝廷战战和和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目标,而前者则是有目的,坚决走武力对抗的方式与朝廷连年作战。所以,这时期在纲领上和思想建设上,梁山陷入了内部危机,这一切自然与宋江不无关系。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
文章插图
02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之后,宋江由于错杀阎婆惜而成为通缉要犯,无奈之下逼上梁山,而他上梁山是自愿的吗?肯定不是,虽然宋江此后整备队伍,积极扩充势力并且在与朝廷对抗之中胜多败少,但其骨子里时刻牢记着“替天行道为主,全仗忠义为臣”的观念,并且在《水浒传》中宋江多次说到:
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贪官污吏,威逼得紧,误犯大罪……
由此可见,宋江只是借着梁山逃难,造反也是由于当时处境下太多的无奈之举,抱着时刻等着朝廷招安慰问的心态,在战与和的边缘不断试探朝廷底线而又生怕突破这一底线的矛盾心理。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
文章插图
在梁山势力达到鼎盛之后,宋江又为众位好汉制定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最终梁山在与方腊,田虎和辽国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一蹶不振,大好形势葬送在宋江手里。
不得不说,宋江的个人形象在招安之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从招安这一抉择来看,也深刻揭示了梁山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施耐庵认为梁山接受招安是“同心同德,报国为民”的唯一正确归宿,这一点不仅仅是宋江也是作者本人思想上的劣根性。
 身为|身为“梁山老大”的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他的出身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