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点击题目下方红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资讯。
【编者按】近年来,在旅游市场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文旅融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动力,非遗文化的挖掘利用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旅游已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遗产保护标准和完善遗产保护管理,成为未来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44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65项、州级184项、县级881项。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以“红河文旅”“文旅头条”等新媒体矩阵推出“红河非遗”系列稿件,弘扬“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展示红河州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
奕车鼓舞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哈尼语为“苏独独瑟瑟”,意为跳鼓,是哈尼族奕车支系男女老少皆跳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在喜庆节日和社交场合表演。鼓舞中的鼓声预祝来年人丁繁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安康。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文章插图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文章插图
奕车鼓舞的特点是表演性强,见景生情、自娱自乐、即兴发挥,但基本规律不变。一般在广场上置一面大鼓,放在鼓架上,由二人或四人相对称边击鼓边舞蹈,另一人在鼓背面以快一倍的速度击鼓伴奏。舞者脚站“八字步”,胯臀左右来回送出,双手屈肘,手掌自然打开,小臂在肩上或胸前划动,节奏明快,动作较自由,多是在半蹲昂首的形态中摆动胯部,带动腰及手臂的自然甩动。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文章插图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起舞时,人们可以围成圈,也可以排成两排对舞,舞蹈活泼欢快、热情质朴、欢声流畅,节奏有力明快,舞蹈简单易学,适合群众自娱自乐。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文章插图
据悉,奕车鼓舞分为阳间鼓舞和阴间鼓舞。阳间鼓舞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跳的舞蹈,内容丰富,包括少年儿童鼓舞、迎宾鼓舞、狂欢鼓舞、辞旧迎新鼓舞、自由鼓舞等。
阴间鼓舞是指人去世后尚未送出家门时所跳的舞蹈,与阳间鼓舞不能交叉表演。阴间鼓舞与阳间鼓舞的区别在于表演时动作上的差异,跳阴间鼓舞时,表演者的手足要带有向背后移动的动作,这一动作表示死者已经去世,不与活人一同前进,请死者安息之意。
而阳间鼓舞的动作手足不能向后摆动,只能向前或左右摆动,或者向后摆的动作一定要少于向前摆的动作,表示活着的人永远向前迈进。

 旅游|【非遗】什么是哈尼族奕车鼓舞?
文章插图
哈尼族奕车鼓舞于2005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丨孙思漫 通讯员陈勒 因
图 |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丨马寅瑞
审核丨李元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