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音乐“偶像的黄昏”( 二 )


也因此 , 虾米开启了在线付费模式的先河:用户把歌曲传上虾米 , 听众想下载则需要付费 , 虾米再拿这笔钱支付音乐方的版权费用 。 然而在当时 ,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引起了音乐人的抵制:
2010 年 9 月 , 李志、周云蓬联合了十几位民谣歌手发布了一份声明 , 共同抵制虾米 。 2012年 , 左小祖咒在微博上表示:“我见过好多乐迷告诉我他们付钱给虾米网 , 但我从来没有拿过钱 , 可见有多少音乐人还在被虾米网黑 , 它口口声声是为宣传为目的 。 滚你妈的吧!大家抵制虾米网!”
王皓十分委屈且心寒:在他看来 , 不是规避版权 , 只是想起到教育市场、培养用户付费习惯的作用 。 而多年后 , 站在线上音乐付费已成常规操作的今天 , 我们再回头看 , 才终于承认 , 王皓和虾米确实可以说是教育在线付费音乐市场的开先河者 。
同时 , 虾米音乐由于创始团队热爱音乐的基因 , 具备其他音乐APP不具备的专业性:
第一 , 主打"最全的音乐分类"、"最多元的音乐库"、"最具气质的编辑" 。 拿曲库来说 , 虾米有24种曲风划分 , 下面还有近百种细分赛道 , 且每个专辑和音乐人的简介都非常详细 。 有用户说 , 自己最早关于歌曲风格的知识全是在虾米“音乐图书馆”学习的 。
虾米音乐“偶像的黄昏”文章插图
第二 , 虾米充分信任用户 , UGC生产模式在虾米专业性建设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在虾米 , 音乐分类是用户可以修改的 , 曲目是用户可以上传的 , 歌词等信息是用户可以编辑的——这也是虾米的信息为什么特别全的原因 ,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这种对志同道合之人的信任和授权 , 促使了一大批的音乐爱好者成为了虾米的编外人员 , 整天“用爱发电” , 且对虾米有很深的感情和用户粘性 。 事实上 , 这种模式让我想起了早期的A站和B站 。
第三 , 再小众的音乐在虾米都有一席之地 , 也因此 , 虾米“收留”了一大波各种小众音乐爱好者 。 在网易云做边缘用户的小众音乐爱好者 , 到虾米则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 。 正如有用户说:“只有虾米能找到swing、funk、bossanova等等 , 包括jazz、bigband的一些音乐——其他软件 , 一打开不是流行音乐就是无病呻吟的网抑云 。 ”
这感觉就像大众书店千篇一律地把大冰、张嘉佳摆在显眼位置时 , 找到一家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排福柯、巴塔耶的书店的惊喜 。 同时 , 虾米的推荐机制也更为个性化和小众化:有用户说 , 网易云推荐的东西都差不多 , 而虾米经常推到宝藏歌曲 。
第四 , 评论区质量更高:相比网易云评论区千篇一律的“失恋”“考研”“癌症”“北漂”等等“六经注我”的自伤自怜、感悟人生评论 , 虾米的评论区更为注重音乐本身 。 如我截取了《Ladies in Lavender》的评论区 , 左边虾米的显然在讨论音乐 , 右边网易云的好像某中老年朋友圈大型集会现场:
虾米音乐“偶像的黄昏”文章插图
因为这种专业性以及越聚越多的音乐爱好者 , 到了2013年 , 虾米站上了鄙视链顶端 , 也成为拥有2000万注册会员的音乐社区巨头 。 然而 , 这改变不了当时用户在线付费习惯并未养成、加上高额版权费用下 , 虾米难以盈利的窘境:
据钛媒体报道 , 在经过了最初的无版权阶段后 , 虾米一直在跟唱片公司接触支付版权费用 , 但千分之五的付费率根本不可能负担版权支出:王皓说 , 虾米每年支付的版权费用是收入规模的十几倍 。
在2010年、2011年 , 虾米险些因为熬不下去死掉 。 也因此 , 2013年 , 从阿里出走七年后 , 王皓又回归了阿里:顺带把虾米卖给了阿里 。 好比私奔后生了孩子养不起 , 又送回了有钱的娘家 。 而这 , 也是虾米逐渐走下坡路的“万恶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