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包庇下属徇私枉法,历史上真实的包公,难以担得起“青天”二字

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人不知道“包公”,以“刚直不阿、断案如神”闻名的北宋官员包拯,早已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人们提到包拯时,通常要用“包青天”三个字来表达对他的敬仰。
但实际上,“青天”这个称呼,乃至很多人对包拯的认知,主要还是来源于民间戏剧。在戏剧中,包拯被美化了,甚至被神化了(所谓“文曲星下凡”、“夜审阴日审阳”等)。其实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包拯的形象并不完美,有些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和“反动”的 。
今天我就用这些文章,来帮大家刷新下对包公的认知。
 青天|包庇下属徇私枉法,历史上真实的包公,难以担得起“青天”二字
文章插图
包青天剧照
历史上包公的正面形象
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包公。
包拯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 他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 ( 999年) ,死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活了64岁。他的政治活动,主要发生在宋仁宗时代。
包拯29岁考中进士甲科,不数年“辄赫然显贵” ,做过知县、知州、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礼部尚书、枢密副使等,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世人称他“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在官场上发展相当顺利——一个数据可以为证:他当官26年,迁官25次,几乎每年都在升官——可以说是皇帝眼中的红人。
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包拯并非以“断案”见长,而是以“执法”和“弹劾”为能。
先说执法。
包拯权知开封府时(意思是“代理开封知府”,大概做了一年半的时间),当时的北宋首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云集,特别不好治理。包拯不念情面,对所有违法者一概处理,并禁止任何私人关系请托,所以“威名震动都下”,“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把东京治理得井井有条。
同时,包拯还改革了开封府的诉讼制度。
按照旧制,告状的人要把状纸交给门吏,再由门吏转呈长官,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门吏通知告状的人。这个过程很明显存在一个权力寻租的空间,因为见不到长官,告状人如果不给门吏送礼,那么状纸很可能根本到不了长官手中。
包拯到任后,大开正门,告状者不用再经过门吏,就可以直接见到长官,呈上状纸,这让案件的审理更加客观公正,时人用“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来称赞包拯这次对诉讼制度的改革。
 青天|包庇下属徇私枉法,历史上真实的包公,难以担得起“青天”二字
文章插图
包公画像
再来说下弹劾。
据说包公一共弹劾过“权幸”三十多人。历史有记载的,有卖私盐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士兵为自己织造驼毛缎子的汾州知州任弁、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盘剥百姓激发民变又滥杀无辜的转运使王奎(这个王奎底子很硬,包公一共弹劾了七次才罢官)、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
这个名单包括宰相、亲王女婿、皇帝亲信太监、皇帝媳妇的近亲,都是当朝的权贵。包拯敢于弹劾他们,受到了时人的赞扬,大家说“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现在“包弹”已经成了汉语中一个固定的词语,意为“批评”。所以说,包公工作之余,还为现代汉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中以反对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当宣徽使的故事最为精彩。史载:
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覆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简单翻译一下:贵妇伯父张尧佐想当宣徽使这个官,但朝臣们都反对。后来张贵妃(“温成皇后”是她的谥号)在仁宗面前吹枕头风,仁宗一高兴,说:“行,没问题。”没想到圣旨刚下,包拯就来反对了,而且情绪激动,吐沫星子都喷仁宗脸上了,仁宗只得作罢。回去后,张贵妃去问仁宗,仁宗生气地说:“我脸上这唾沫星子还没干呢!你只管要官,你不知道现在包拯当御史中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