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汉朝以孝治国 。
西汉除了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外 , 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 , 比汉文帝刘恒的谥号是:孝文皇帝 , 汉景帝刘启的谥号是:孝景皇帝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年轻时的汉武帝
自从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和家天下的制度后 , 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制度 , 在汉朝 , 国就是家 , 家就是国 , 可以理解为整个天下都是刘氏的大家庭 , 而家长就是皇帝 , 为了维持刘氏皇族永世的地位 , 汉朝就以孝治国 , 维持基本的礼仪制度 。
举个例子 , 秦始皇这个在儒家眼中的残暴皇帝 , 在自己母亲赵姬犯了错误 , 与嫪毐生了两个孩子 , 赵姬被秦始皇断绝母子关系并软禁起来 , 结果不断有儒生前来劝说秦始皇不能这么做时 , 先后有27人因为劝谏秦始皇被杀 , 但是轮到第28个人时 , 一个叫矛焦的人以“秦王想要统一天下 , 不能有失孝道”为由说明了秦始皇 , 缓和了秦始皇与自己母亲的关系 , 收回自己的命令 , 这说明孝道在战国就是重要的礼仪和道德 , 所以也被后来的汉朝所继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文帝亲尝汤药
什么叫孝?简单地说就是孝敬父母和长辈 , 当时的孝讲的是绝对的服从 , 而且这一理念从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时期就开始流传 , 汉文帝曾经给自己母亲薄太后尝汤药 , 这事还进入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 汉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孝敬的 , 汉文帝言传身教之下 , 后世的几代皇帝都是这样 , 他儿子汉景帝也不敢违背母亲窦太后的意志 。
到了汉武帝时期 , 同样如此 , 汉武帝并不敢明面上违背窦太后的意志 , 即使有治国理念上的冲突 , 汉武帝也是暂时隐藏真实意图 , 刻章讨好窦太后 , 并营造自己“孝顺”的一面 , 实际上汉武帝是聪明 , 他表面上顺从了窦太后 , 实际上他在暗中策划 , 等窦太后一去世 , 汉武帝全盘否定了窦太后的理念 , 改为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 , 所以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 , 汉武帝不敢反抗 , 只是听从 。
第二个原因:汉武帝即位之初年龄小 , 未亲政 , 玉玺在窦太后之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象征皇权的玉玺
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只有15岁 , 按古人的说法 , 只有成年后才能亲政 , 也就是20岁行冠礼之后才能亲政 , 而在这之前 , 皇帝是不能亲政的 , 只能由大臣辅佐 , 同时由后宫中最高地位的皇帝直亲来亲政 , 这就是窦太后 , 虽然当时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皇太后 , 但是王娡只是窦太后儿媳妇 , 窦太后在 , 那就只能是窦太后亲政 。
同时代表皇帝最高权力的玉玺也是在窦太后那里的 , 朝廷议事都需要窦太后做决定 , 而汉武帝的新政起用赵绾和王臧时 , 汉武帝只有十七八岁 , 还是个未成年人 , 所以有些事并不能做决定 。况且汉武帝很聪明 , 当时只有十几岁 , 而窦太后已经是四朝元老了 , 年龄很大了 , 随时都可能去世 , 汉武帝有的是时间耗死窦太后 , 根本不用和窦太后争议 。
- 本是边陲无名小国,却被金庸带火,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史上唯一不重男轻女的朝代,女人可以离婚改嫁,连皇帝都支持女权
- 敌国派才子来谈判,群臣被辩的不敢应战,皇帝笑道:叫文盲和他谈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它是古代吉祥宝物,人见人爱广受贵族欢迎,却受到一位皇帝的厌恶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除不尊崇孟子之外,还做了三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 他被称为“菩萨皇帝”,遣散后宫嫔妃,从不近女色,死因却成笑谈
-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但仅一首入选小学课本,学生却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