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官二代的世界你不懂
这么有福报,干啥不好要出家
你品,你品,你细细品…
据记载,陈德安小的时候就很有佛缘,对寺院很感兴趣。那时候,由于帝王的推崇,民间的传播,佛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已经很兴盛发达了。
陈德安十五岁的时候提出想出家,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他没有违逆父母,而是自己找了根檀木,刻了佛像,自己在家里礼佛,诵经。当时,陈德安的家庭应该是很殷实的,算是一个官二代了,他还有个哥哥叫陈针,也在政府任职。
在他十七岁那年,他们的皇帝梁元帝,萧绎出事了。
在一次政权交往的过程中,梁元帝得罪了西魏政权,导致战争,对手是一个叫于谨的大将,这位将军以前在与东魏的战争中,曾经采用诈降的战术,取得过不少胜利。
文章插图
活不过两集的皇帝
都见皇帝风光,不见皇帝悲哀,
不被外人干掉就被自家人干掉……
这一次,于谨经过精心的军事谋划,士兵们的铠甲里揣着羊肉泡馍,从西安不辞劳苦地赶到荆州,征战的队伍中还有梁元帝大哥的儿子萧詧(chá),他在侯景之乱时和他的七叔萧绎相互攻伐,兵败后投靠了西魏政权,这次是专门来报仇的。
抵达荆州的萧詧,与西魏的战士们并肩作战,与梁元帝的将士们在长江边展开厮杀,七叔梁元帝敌不过这强强联手,完败被俘,然后被他的侄子萧詧杀了。
在此之前,这个婚姻不幸,事业不幸,诸事不顺的皇帝悲愤之下,亲手烧掉了自己十四万册的藏书,他说,我就是读书太多,所以才落得今天这个结局。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读书有风险,不能读死书。
人间不值得
古人和咱们么有代沟……
可是教训太惨痛了,身死国灭的梁元帝背后,还有数十万人民群众和各级官员,或被杀,或被掳走为奴,其中,就有陈德安的父母。
有一篇叫《哀江南赋》的文章,很著名,就是讲的这段历史。历史上对这篇文章的文学水平评价很高,作者叫庾信,他应该和陈德安的父亲陈起德是同事。
战乱时,庾信老师在西安出差,侥幸逃过一劫,敌国西魏政权很看重他的文采,一直善待他,最后得以善终。由此可见,学好中文是多么的重要啊。
一千多年来,这篇文章不知道熬白了多少中文系和历史系莘莘学子的头发。文章太难了,主要是内容引用了太多的历史,要想读明白这篇文章,就要搞明白里面提到的所有历史典故。
文章里除了表达哀怨,也进行了总结和反省,但是,那又怎样,历史还是这个样子继续下去。
所以,要不是为了考试,咱们也不用再去苦读这篇文章了,只知道历史在不断重复就好了,无一例外,充满了各种权力、斗争、仇恨,愤怒,欲望,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怨结。
人类历史的战争中,为了胜利,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的博弈,还有种种的欺诈和手段,人心这个东西,没有最险恶,只有更险恶。
文章插图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陈德安就这样不开玩笑的出家了……
十七岁的少年陈德安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下定决心出家为僧,要超越人间这无解的苦难。
他的哥哥陈针坚决反对,悲伤地说,弟啊,父母都不在了,只剩我们兄弟相依为命,你这样选择,于心何忍?
但是,这位少年已经铁了心。据记载,陈德安母亲怀他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异于常人的奇异瑞相,但是,十七岁的他做出的人生选择,其实更加的异于常人。
一般人,这个年龄经历了这样的变故,要么选择在新的政权里找份工作,要么托父亲的旧友置办点田地,要么做个生意,要么读书考公务员什么的,娶妻生子,把日子过下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