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就|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第十三章 环境


 环境造就|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第十三章 环境
文章插图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十三章 环境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当世县令的好处,意在说明舜禅让王位于大禹,而今天县令却不让位于他人,是利益大小的原故。“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利益之巨,这是清朝的,而在韩非子时代的春秋战国,按韩非子的说法是“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如今的县令,一旦死了,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总有高车大马,这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回头看看尧禹时代,尧如原始般的生活,这样的“王”放到现在无人想当,禹更是赶上世纪大洪火,治完水还要带领人民恢复生活生产,累的骨瘦如柴,这样的的“王”放到现在也是无人想当。
可就是这样的王被后世人列入了三皇五帝之中,供世人万代敬仰祭拜,从这一点就能说明人类文明从来都不是什么物质与科技为代表,而是思想,科技只为思想服务。韩非子只是单纯的从物质方面来说明人性的一面,在他认为舜禅让王位给大禹这件事是不值得称颂,只是因为当“王”是一件苦差事,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可得,还要拼了命的为民工作,这样的禅让,从现代人的角度讲还是趁早的让了好,免的吃苦受累。在韩非子看来舜是在推卸责任,而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美德。
但在尧与禹看来,为民当王这是当王的初心,而不是什么贪图名利。道理越原始越纯正,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思想与心态去衡量与评价古代圣贤,最起码他们完成了在他们所在的时代所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敬仰,还不要说他们的思想与言行对后世的启蒙作用。我们这一代人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可以与尧禹一样。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与思想,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气候多样,不同的环境生长的农作物也一样,最终产生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韩非子看来,环境造就了人文。他说:“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意思是:居住在山上要到谷底打水的人,逢年过节用水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居住在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却要雇人来挖渠排水。就是这样,我们生活在北方的人客人来了请人喝一口水就是最高的礼遇,因为水是最为珍贵的。
环境造就|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第十三章 环境】随居而安,慢慢的适应环境的行为逐渐形成为文化。韩非子说:“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意思是:所以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连自己的幼弟来了也不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即使是疏远的过客也总要招待吃喝。灾年的困难环境激发出人自保生存的本性,丰年的殷实环境同样激发出人帮助自信的本性。环境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人性走向,对于没有社会保障还在靠天吃饭的人们,灾年真的没有多余的粮食,先保住自己是自然而然的想法,这里没有那么的道德文章。
韩非子的解释是:“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意思是:不是有意疏远自己的骨肉而偏爱过路的客人,而是因为存粮多少的实际情况不同。这就是实际情况,真的没有多少粮食了。在生死之际,再多的道德文章也起不了作用。生存的天性决定了人性最为根本一点就是自私。当然,这里要声明一点,韩非了所讲的环境是关系到生死的灾年时期险恶环境,自私是为了在这种环境下活着,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的自私自利。
【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升,物质基础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高低。我曾说过一个人饥寒交迫时,一个热馒头远比一句道德文章要强的多。我们为什么要不断的改善民生,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与物质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