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然中唐以后,汉族民族意识滋长,对边疆民族遂始有防范,于异族文化亦渐有歧视之感,如安史之乱后,唐人衣着已恢复旧观,之于玄宗时仕女多衣胡服,相较之下可之其异。
而宋朝续于五代,五代为唐代藩镇之延续,宋室为矫其弊,遂倡文人政治,严禁武将为政,且又因外敌环伺,夷夏观念则更趋严格。故可知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在根本上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唐朝为中古之结束,宋朝为近世之开端,而五代则为两者文化之过渡,大致有以下八个原因:
一、皇权逐渐提升。六朝至唐代中期为贵族政治最盛时代,政治属于贵族全体专有,皇帝为贵族之代表而已,国家政策的运作要靠两者的协议,如唐代的三省制度就是政治的协议体。故此时皇位颇不稳固,时有弑逆废立之事。
文章插图
而唐末以后贵族没落,君主不再归贵族群体所共有,独裁政治代兴。宋朝时,门下封驳权衰退,皇帝掌有绝对之权力。
明清时,宰相遭废,皇权更为膨胀,诸臣形同奴仆,是为独裁政治之巅峰。此中除元朝因蒙古文化较汉族落后,尚有贵族政治之遗骸外,君主专制的形式随时代更替已臻于完备。
文章插图
二、人民地位改变。以往人民被视作贵族的奴隶。隋唐之际,部分人民从贵族手下解放,直辖于国家,成为国家的佃客,国家依此订定新的土地制度以及租庸调制度。唐代中期,租庸调制崩坏而以两税法取代,地租改以钱纳,人民在居住权上获得自由,摆脱原本束缚于土地的处境。
宋以后,豪强的部曲正式瓦解,荫户于庄园的隶农成为自由人,他们与地主缔结自由的佃耕契约,而后王安石新法中更有低利贷款、将差役改为雇役的政策,更确立土地私有制。
文章插图
原本贵族介于人民与皇帝之间,在贵族阶级式微后,人民与皇帝的关系已变得直接。
三、科举造成官吏任用产生变化。六朝时代官吏评选的标准是“九品官人法”,选举之权掌握在贵族手中,遂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之说。
隋唐以后科举的考试制度成为入仕依据,但唐朝时考者还是以贵族居多。至宋朝,王安石新法加考经义、策论使科举成为实务主义。
文章插图
明代以后科举录取人数大增,庶民入仕的机会更多,可说明贵族政治已过渡为官僚政治。也因此朝中朋党性质亦随之转变,唐代的朋党是贵族与寒门的权力斗争,如牛僧孺与李德裕之争。而宋朝后已不见贵族,如新旧党争即为政治理念不同所致。
四、货币经济出现。唐代的开元通宝流通不广,主要还是实物经济,物价都还是以绢布表示。
宋朝改用铜钱,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并且已有小规模的纸钞出现,可说已进入货币经济时代。
文章插图
元朝时已几无铸钱,仅通行纸币。到明清时因与西洋贸易开启,遂通行银币。
五、文化性质改变与庶民文化兴起。唐初的经学墨守六朝之风,著述以义疏为主,说经则以疏不破注为原则。中唐后,学术不再墨守儒家经学的义疏,甚至怀疑古书,遂以己意作出新的诠释。文学方面,六朝注重词藻的骈文渐为士人所鄙弃,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视我表现的散文体,并发展出诗余,打破诗律格局,元朝的散曲,在律令上也较为自由。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