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它上达九天,下潜五洋,从云而生,随雨而现,所有神话故事中都少不了它。龙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祖先的图腾,更是知识的传播者,以及人类与自然交流的中介。
文章插图
传说中的龙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带有外壳的称为“蛟龙”;长有翅膀的称为“应龙”;长着角的叫作“虬龙”;缺少角的是“螭龙”;能飞天的叫作“蟠龙”,后来更传说有一百多种龙,它们统一共同的特征:头上长有角,颔下有长须,足上有爪,一般都是四爪;有五爪的则传说是属于龙中的帝王,只有做皇帝的人才能持有。
文章插图
龙的外形最终归于统一,但它的栖息地却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潜伏在水中不可见;也有人说它有时会跑到田间地头,有时又飞入云中;甚至有人说龙在春分时飞到天上暂居,到了秋分时转到水中隐居。当然,龙住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山上。在上古中国神话体系中,每一座大山上都有神仙镇守,比如《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计蒙“人身而龙首”,或是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首”,或是钟山之子“其状人面而龙身”。《山海经》
文章插图
此外,神话中的诸神,很多以龙做为车乘,如《离骚》中“驾八龙之宛宛兮”。除了镇守大山,以及给诸神当“司机”,龙还有两大使命,分别是教会人类知识,以及充当人和自然的中介。在上古传说中,古代人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知识,于是发明了“龟负洛书”和“龙负河图”的神话。相传三皇五帝,及周文王、周武王当政之时,都出现过龟负书、龙负图的现象。但最早出现龙马负图的神话,可以追溯到伏羲为天下共主的时候。
文章插图
相传伏羲氏得有天下后,整日思索如何使百姓生活安定,不再老是逐水草而居,以及怎样增加粮食的来源、如何把食物弄得更美味。有一次他在水边行走,突然窜出一匹龙马,飞到伏羲头顶绕了数圈,然后停到他脚前,献上了一卷图画。从这幅图画中,伏羲受到启发,创制了“八卦图”。这是“龙负河图”最早的案例。伏羲之后,舜当天下共主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次“龙负河图”的事件。舜和诸侯大臣们在谈论伏羲“龙马负图”美谈的时候,水中也冒出一条龙,背上也袱着一卷图册。舜看到图册上是鸟形文,于是赶忙拜谢,恭恭敬敬地把东西拿回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文章插图
从伏羲和舜的故事中,我们能分析出古人对于知识来源的看法。龙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送来了知识,不同的地方在于,普罗米修斯是盗取了代表知识的天火,私自送给人类,而龙则是受到委托,将代表知识的河图正大光明地传播给人类。其实,关于“龙负河图”的神话,古人想表达一种知识来自自然的隐喻,但是限于语言的限制,无法说清楚真实的想法,所以创造了龙的神话,用龙这个虚拟的知识传播者来表达一种观点:知识来自大自然。龙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来自大自然,所以龙又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使者。在传说中,龙要经过数千年的修行,才可以升天,这才是真正的龙,在升天以前它跟地面上的蚯蚓、蝼蚁一样,不仅身躯渺小,也没有什么地位,这个阶段,它的任务就是了解大自然。在神话中,龙在升天时必须在一个大雷雨的天气下,依附着尺木才可以成功上天。等到升了天以后,龙马上会变得身长体大,硕壮无比。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