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致良知,直指内圣外王圣学之道,通过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省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从而修得如如不动的强大内心力量!
原文: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传习录》
浅译: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
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文章插图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在当今一切价值被货币化的商业社会,我们多数人心为物役,无论是贫是富,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断追求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的欲望之心如同与自己的影子赛跑,永无止境。
但真正能够建立起一番事业而基业长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内心强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得以致远!
王阳明心学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红尘生活工作中,通过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
文章插图
我们看看500年前的王阳明是如何找到最好的自己的。
【 王阳明|王阳明:提高心性,做最好的自己】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文章插图
01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1496年,大明王朝举子们的全国会试结束,当朝状元公之子王阳明又一次榜上无名。
说起这王阳明,当时可不是等闲之辈,1493年春天,他已参加过一次这样的考试,那次落第后,许多人都感到不应该,京城里的一些达官贵人都到王宅里去安慰他,甚至连宰相李西涯都来了。
我们可以想象,考试以前的王阳明,已经承担了人们多重的期待,按李宰相的揣测,王阳明一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就以开玩笑的方式来缓解,他对王阳明说:“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做来科状元赋。”
王阳明也真不含糊,提起笔来就写了一篇,以至在座的诸位大老,连连惊叹:“天才!天才!”就是这个天才,没想到第二次考试又失败了,按一般人的心理推测,这压力太大了。
当时跟王阳明同舍的一位考生也落第了,感到无脸见人,王阳明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显出了其心不为物役的力量。
文章插图
02
百难千死中不移志
就是这位对心的力量有所体悟的王阳明,在官场上遭到了一次大的劫难,1506年2月,他因上书言事,得罪了权奸刘瑾,被抓了起来,并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干驿丞,这年王阳明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 面对来者不善,不如学学圣人王阳明如何巧妙应对?
- 千古奇人王阳明,他有多牛不是你随便想像的
- 大量阅读语文成绩就会好吗?
- 现代人能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到成功学的知识吗?答案让所有人失望
- 心学大师王阳明,如何运用上兵伐谋,让宁王朱宸濠一步步上套呢
- 王阳明审案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手段略显奸诈,结果令人拍案叫绝
- 王阳明人到中年要远离这三种人,否则会一事无成!
- 王阳明:本是人间逍遥客,奈何“我”是痴情人
-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 王阳明一封精彩绝伦的奏折,成功地断送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