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收藏一梅瓶,后来古墓出土个一模一样的,这下说不清了古墓中埋藏着古代大量的财富,金银财宝就不用说了,还有那一眼看不出价值的珍贵国宝,于是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作为“近水楼台”的考古家,会不会受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而“先得月”呢?毕竟谁也不曾知道墓中会有什么,偷偷藏起一两件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究竟有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文章插图
一般从事考古行业的人,都对文物有着一种痴爱,历史上从事金石行业的人大多都有收藏的癖好,即使是在民国时期,很多考古家也都热爱收藏文物,即使是真的淘自民间,但也没多少相信。新中国成立后,考古界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考古不收藏。说白了就是避嫌,作为考古学家是不能收藏文物的,说来这条潜规则还源于考古界的一次事件。
文章插图
话说湖北的一个考古家,对青花瓷格外热衷,家里就收藏了一个非常珍贵的青花梅瓶,后来在他参与的一次考古行动中,墓中也出土了一件梅瓶,而且与他收藏的那件一模一样。一般这样的梅瓶,墓中是成双出现的,由于古墓曾被盗墓贼光顾过,另一只就一直没有踪影。这下考古家慌了,虽然自己是从文物市场淘来的,但满身是嘴也说不清啊!很多人认为是他利用工作之便顺走了另一只,也有人认为是他勾结盗墓贼然后一起分赃。
文章插图
后来经过警方的调查,证实另一只梅瓶已经被卖到了海外,不得不说这位考古家是幸运的,虚惊一场,但这此事件也为考古界从业人士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大家逐步认同了“考古不收藏”,否则百口莫辩,事儿就大了!其实除了这条潜规则外,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如今的考古作业已经越来越规范、透明,一般在考古作业一开始就安装上摄像装备,全程录像,将出土的每一件文物整理编号、入册,这样不仅避免了“内贼”,也澄清了考古人员的清白。
文章插图
其次在考古过程中,一般是3人一个小组,互相帮助,也互相监督,这就杜绝了“非分”的想法。另外在考古人员离开现场时,都会有专门的安检人员进行检查,防止私藏携带。毕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能单靠人的品德、自觉来约束自己,这么做的目的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对人的一种保护。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NEOGEO视觉史》一本值得收藏的回忆
- 这四位白金作者竟有八本经典小说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原因有四
- 玩收藏眼力决定水准,资金决定珍稀
- 玩收藏︱快乐很重要
- 钱币收藏要知道的五个第一,每一次都是货币体系的飞跃
- 村民挖掘“龙骨”卖钱,却意外挖到古墓,专家:终于找到他的墓了
- 令人魅力大增的几款首饰,不仅设计特别,而且具有罕见的收藏价值
- 纸币收藏和名酒收藏哪一种比较好呢?
- 读《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阅读、收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