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进士了呢?( 三 )


只有考取举人后才可以参加会试,但无论是那一年考取的举人,都有资格参与下一届会试考试。这就属于举人累进制考试,所有没有考取贡士的举人和刚刚考取举人一同参加考试,在清朝的会试中,参与会试的举人多数时候多达万人,仅仅只为争夺那少的可怜的平均两百多个名额。
不过,等考生在会试中一举中第后,称为“贡士”,那就等于成为了一名至少正七品及其以上的官员啦!光明的仕途正向他敞开着权力的大门,接下来的殿试只是形式上走个程序,排个名次而已。
 到底|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进士了呢?
文章插图
六、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级了,级别也是最高的。殿试一般在会试发榜后的三月举行,由皇帝在皇宫中的太和殿亲自主持,亲自出题,考试时间一般为三小时。
虽说也需要考试,但到了殿试这一级别,从宋仁宗事情开始,殿试就不再刷人下来了,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全部录取为进士。只不过在殿试后,会对这些进士排个名次,分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人,这三人就是世人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三甲也为若个人。状元一般会按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一般会按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二甲进士排名靠前的一般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一定年限学习后,再到各部任职。其他二三甲进士一般会被授予正七品小京官或者各地的知县(正七品)。
其中,一甲进士出身的状元、榜眼、探花在京城升官极快,其次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出生的二甲进士,在京城的升官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走完了形式,通过了殿试后,各位进士就都是天子门生了,各位进士的科举考试之路也就走完了,而且不存在不满排名重考这一回事。都已经是进士,最低也能够被授予一个正七品的地方知县(相当于现在县委书记县长、区委书记区长),那个进士会想这重考呢。
总的来说,科举考试的整个流程中,县试、府试、院试三者被统称为童生试,属于科举考试中最基础的考试了,通过了这三者后才被称为秀才。因为是基础科举考试的缘故,难度不是非常大。
等到参与乡试时,难度就极速上升了;等到参加会试后,难度达到了顶点;一旦通过了会试,考生的整个人就轻松了。经过殿试后,等着吏部安排做官就是了,最低也是一个正七品的地方知县(相当于现在县委书记县长、区委书记区长)。
按照科举考试的最快速度计算,理想状态下一位考生在两年时间里,就可以一路从县试到殿试,当然必须保证这位考生这六次考试都是一次过,且在期间不出任何差错。
 到底|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进士了呢?
文章插图
所以如今的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都是二十多岁就考中了进士,如清代名臣、苏州三杰之一的潘世恩,年仅二十四岁就考中了状元。曾国藩二十七岁中进士,李鸿章二十四岁中进士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考生一辈子都考不取举人进士,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早年就靠取了秀才,而参加会试十几次都失败了,一直考到七十多岁还是个秀才。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了进士呢?明清两朝各省的进士考取情况怎么样呢?
通过查找资料,根据不完全统计,大致得出了明朝大致有两万五千人左右考中了进士,明朝各省的进士考取情况如下图所示:
 到底|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进士了呢?
文章插图
当然,根据不完全统计,大致得出了清朝大致有两万六千人左右考中了进士,清朝各省的进士考取情况如下图所示:
 到底|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明清两朝到底有多少人考取进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