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天地皆|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二 )


文章插图
毛主席曾说:“司马迁的《吏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才写的,《红楼梦》、《水浒传》也不是因为稿费才写。这些人是因为有一肚子火才写的。”而罗隐正是憋着“一肚子火”在写诗的,毛主席喜欢他的诗,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屡试不第的罗隐正陷于无边的酸楚和苦闷中时,一次与故人的偶遇更是让他感慨万分,从而留下了一首传世佳作——《答云英见诮》又名《赠妓云英》。
《唐才子传》是这样介绍这次偶遇的:初赴举之日,于钟陵筵上与娼妓云英同席。一纪后,下第,又经钟陵,复与云英相见。云英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矣。”
当年罗隐赴长安赶考途中,在钟陵的宴会上遇到了歌妓云英。12年后,罗隐又一次落第,归途中,在钟陵重遇云英。两人相见后,方知云英仍是风尘中人,云英也拍着掌与罗隐调侃道:“原来罗秀才还是个白丁呀!”罗隐当即成诗一首回敬。《唐才子传》中写到:“隐虽内耻,寻亦嘲之:‘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和云英相互调笑着,看似轻松地开着玩笑,可是这种玩笑的背后却是难以言状的苦涩,笑着笑着,就会落下泪来的。
 时来天地皆|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文章插图
在古代,科举历来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能否成功,往往不一定与才学有关,像杜甫、李商隐、孟郊等人科举之路都不顺,不是屡试不中就是到了晚年才跃过龙门。可是上苍对罗隐似乎尤其不公,在给了他绝佳诗文天赋的同时,却又强加给了他一副丑陋的相貌。相较而言,出身贫寒的李商隐,虽也是一路凄风苦雨,却因权贵令狐楚的青睐而得以高中,又因长得一表人才,成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乘龙快婿,终于谋得一官半职。罗隐虽然也因才学出众而得到宰相郑畋的赏识和他漂亮女儿的喜爱,可最终,却因面目奇丑而无缘东床袒腹。
郑畋的女儿读了罗隐的诗“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后,喜欢至甚,对这位从未谋面的才子情愫暗生,从此朝思暮想地想见他一面。
可是当她父亲带着罗隐来到府中时,藏在珠帘后的郑小姐,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不仅不再喜欢他这个人,还殃及池鱼,从此不再读他的诗歌。《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记载:“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时来天地皆|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文章插图
罗隐虽然科举不顺,难被官场接纳,但这些都是政治原因,抛开这一点,唐朝毕竟是个文化璀璨的时代,社会上诗风盛行,唐朝的官员,无论文武,都有着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懂得鉴赏诗文,罗隐的作品,就让当时的许多高官倾倒。权势很大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与罗隐攀上了亲戚,认他为叔父,还仿照罗隐的风格写了一本诗集,名曰《偷江东集》,意思就是偷了罗隐的创意而成的诗。
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则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终于得到后,反复欣赏揣摩,爱不释手。
罗隐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诗名之盛。
罗隐不仅诗作优秀,散文成就也很高,讽刺散文更是当时一绝。他久试不第,困居长安期间,撰写了小品文集《谗书》,目的是为了“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他用犀利的笔触,辛辣讽刺时弊,一时名满天下,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体制内的官员们对他愈加反感厌恶,结果是“谗书虽胜一名休”,他的科举之路也更没有指望了。罗隐自己也说:“他人著书以为荣,比为富贵,己之书则因以而辱,以困穷,仅自取谗,因以为名。”
同样以讽刺杂文做匕首和投枪的鲁迅,对罗隐的小品文的批判精神和讽刺艺术也极为欣赏,他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评论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