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段宏刚
这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重视,一些人不断呼吁,汉服和繁体字非常能代表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把它们重视起来,所以,当今行走在任何一座城市,都能看到不少人穿着汉服。
一些名人对这种建议也很赞同,尤其以著名导演冯小刚和张国立为代表。
为了证明繁体字在文化寓意上的优势,冯小刚曾经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親”,“愛”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完全丧失了文字的本意。
 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章插图
如果把汉字恢复为繁体字,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若从汉字的演化过程去分析,就容易找到好处和弊端。
众所周知,汉字的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数千年,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一步步走来,这个过程是化繁为简的过程,是汉字不断瘦身的过程。而繁体字则是从小篆演变为隶书后产生的一种书写模式。
繁体字是自带记录属性的文字,承载了汉字演变的记录,古人用“六书”创造汉字时,不是无中生有,一个字该用什么部首和笔画,都是有据可依,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创造出来的,因此,繁体字保留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精华部分,看到一个繁体字,很容易看明白它的源头,猜出它的大致含义,这些优势简体字无法比拟。
 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章插图
面对繁体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如果不去加以保护,很有可能导致繁体字会自然消亡,到时,我们想探究汉字的演化历史就很难,也会失去对汉字的敬畏感。
对书法创作来说,由于繁体字笔画较多,同样是利大于弊。
书法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呈现汉字造型美的艺术,需要书法家处心积虑去营造字体的结构美、和谐美、造型美,如果一个汉字的笔画太少,是不利于排列字体的间架结构,以及整体的章法布局,即使写出来,字体也会因为缺乏协调性而变得不够美观。繁体字因为笔画多,在书写时可以做出较多变化,完善字体的协调性,利于书法家写出形神兼备的好字,所以,历朝历代的书法家都对繁体字爱不释手。
恢复繁体字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章插图
现代社会是化繁为简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容易接受简洁易懂的东西,并且已经形成了习惯,如果恢复繁体字使用,突然让人们去接受复杂繁琐的东西,显然是违背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肯定会让现代人难以适应,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还有一个弊端,如果让小学生从小接受繁体字的学习,肯定不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率,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毕竟有限,面对复杂繁琐的繁体字,不容易领会。
恢复穿汉服同样是利弊参半。
前些年,有人建议将汉服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学位服,全国不少高校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在毕业典礼上,学校领导给高材生颁发学位证书时,学生们一身汉服着装,笑纳自己的学位证书,这一幕看起来确实很庄严,很有仪式感,让旁观者肃然起敬。
 生活|如果现代人写繁体字穿汉服,像古人那样生活,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章插图
在一些重要活动里,如,清明节当天华人祭拜炎帝、黄帝时,传统婚礼仪式里,成人礼中,如果穿上汉服,效果肯定会比穿上普通着装要好得多。
如果追求汉服全面日常化,让全民穿上汉服,那样非常不可取,甚至还会形成一种奇葩景观。根本原因是汉服固然好看,但宽袍大袖,做各种活动时非常不利索,会碍手碍脚,更会阻碍当前生活的便捷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服才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了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