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明朝一人视功名为粪土,烧四书五经,其后代成了知名地理学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古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参加科举考试是光宗耀祖的最佳选择。但是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落榜后,回家便把四书五经全部烧掉,然后告诫子孙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再参加科举。而他的后代也遵循这一祖训,都不努力读书,而是热衷于游山玩水,最终家族里出了一位留名青史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弘治年间的举人徐经。从举人的身份可以看出,他曾经也是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那么为什么最后事情的反差这么大呢?
 知名|明朝一人视功名为粪土,烧四书五经,其后代成了知名地理学家
文章插图
这就要说说弘治十二年的科举作弊案。当年徐经进京参加会试,说来也巧,他在入京途中遇到了大名鼎鼎的“吴中四才子”唐伯虎,于是两人就一起赶考。到了考试那一天,众考生答完题后都是一脸愁苦的出了考场,而只有徐经和唐伯虎两人眉开眼笑的走了出来。这是因为那年会试出题人出了一道非常刁难的考题,如果考生不是绝顶聪明,或者事先知道考题有所准备,那么基本都会被此题难住。而徐经和唐伯虎显然是做了出来,但他们不会想到的,没做出题是铁定上不了榜的,但是做出了考题也不一定能金榜题名。因为他二人在考试成绩还没出来的情况下,就当众断言自己定能中榜,这句话自然引起了一些好事之人的注意,比如言官。给事中华眿不经调查就诬陷主考官程敏政,说他出卖考题给徐唐二人,而后弘治皇帝朱佑樘下令严查。
 知名|明朝一人视功名为粪土,烧四书五经,其后代成了知名地理学家
文章插图
调查结果为:程敏政没有和二人勾结,但是仆人却卖考题给了徐经。然后判决结果为:程敏政免职;徐经、唐伯虎取消考试成绩,并废除科举资格。在这受惩罚的三个人中,程敏政、唐伯虎是无辜的,一个本来可以继续当官,一个可以金榜题进入仕途,但是都受到徐经的牵连,而前途尽毁。可能徐经非常痛恨那个告状的言官,如果不是他,那么自己作弊的事情就不会东窗事发;同时也更痛恨科举这个拦路石,自己想做官偏偏要依靠它。所以回到家就烧掉了曾经日夜苦读的四书五经,同时也告诫后辈,不要再为了什么科举而拼命读书了,去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知名|明朝一人视功名为粪土,烧四书五经,其后代成了知名地理学家
文章插图
就这样徐经的祖训一代代传了下去,到了第五代玄孙徐宏祖的时候,他彻底践行了高祖的训言,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十年寒窗苦读,而是只做一件事:玩。徐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他一开始只是在家乡周围玩,长大一些后就在省内游玩,但是他在玩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是一边旅行一边记录当地的地理面貌和风土人情。就这样,后来徐霞客的足迹遍布大明王朝的每一寸国土,他一生去过的地方有今天的21个省、自治区和市。他去的地方越来越多,而记录旅行日志的文字也越来越多,四十年的游行记载记下了多达二百六十万字,但是有部分逐渐遗失,崇祯时期有人把旅行日志剩下的九十万字整编成了《徐霞客游记》,于崇祯十五年成书。
 知名|明朝一人视功名为粪土,烧四书五经,其后代成了知名地理学家
文章插图
《徐霞客游记》被人称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如今已经翻译成了二十多国语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如果追溯到徐霞客高祖徐经时期,当时徐经要是顺利蒙蔽过关,科举中榜做官的话,那么其后代就可能不会热衷于玩乐,那么中国乃至世界上就少了一部伟大的地理学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