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 三 )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游廊中段 , 小孩在廊中穿行 。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 , 昌五小区的社区结构能够成立起来 , 如果居民有需求 , 可以通过组织表达出来 , 有效地对整个社区做出提升 。 如果居民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结构能够实现的话 , 走廊的物质性存在倒不重要了 , 哪怕拆了或者改变都没关系 。 建筑如何成为一种阶梯 , 让一个原先并不成型的社会结构逐步成型 , 辅助社会的公共性 , 才是最重要的 。
这种建造过程 , 在建筑师与居民大量的互动中 , 介入到城市真正的日常生活中 。 城市并非总是庆典模式 , 不完美的日常现实可能更多 。 建筑是社会性的工作 , 要面对不同的社会人群 , 和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 。 怎么样在城市建设里 , 用更灵活的策略与这种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的社会语境产生交流和共鸣?这是对建筑师最大的挑战 。 怎么把城市环境建造得更加有生活性 , 需要这些小的更新来创造 , 也需要建筑师更多的对于日常生活、而不总是光鲜亮丽的方面的关注 。
昌里园表面看着是园林的形态 , 但更重要的是它借鉴的古典园林的思维 , 如何因地制宜、师法自然 。 把“园林思维”放到现代的语境里 , 就是建筑怎么去适应社会的需求 。 昌里园不是一个定制化的套路 , 而是在与居民不停的沟通、调整中成型的 , 以后仍然可以根据变化的需求而改变 。 中国城市里大规模、套路化的生产模式已经走到了极端 ,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工作者怎样更加有适配性地去调整 , 来应对不同的社会和人群 。 我们要开始思考并且探讨这个问题 ,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 。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廊架内原有树木全部保留 , 改造工程根据树木的位置、原有的地势设计游廊的路径 。
为什么园林有特别的价值?因为大多数的园林在历史中一直都在变化甚至毁灭 。 它的生命力在于内在的策略和原则 , 园林是在跟现实世界的对话中产生的 , 比如里面的一个房子塌了 , 新建时会根据现场进行调整 , 每个地方对应具体的不同的做法 , 这种调整本身的发展和变化就非常多 。 而今天的建筑恰恰缺乏这种生态有机性 。
在现代社会的语境里 , 在一个极其普通、甚至简陋的居住小区 , 改造工程不是建筑师个人想法的表达 , 也不是居委会主任或者某个领导的想法 , 而应该是共同的小区居民的愿景和需求的表达 。 把园林思维带入现实生活中 , 就是与居民对话 , 关注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日常环境 , 做一个互动的、参与的、可调的、有弹性、有张力的设计与思考 。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游廊借用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策略 , 因地制宜 , 在小区的碎片空地里营造了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 。
昌里园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原来社区里没有的公共生活 。 在过去二三十年间 , 我们的城市里建起大量的社区 , 从外表上出现了新的区域和房子 , 但内在的系统和机构并没有真正地城市化 。 一个成熟的城市 , 随着时间的积淀要走向社会性 。 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 , 居民常常被排除在外 , 是一个旁观者 , 只能被动地接受 , 没有任何主体意识、也没有能力能介入 。 在这样的前提下 , 我们习惯将所有公共环境的责任都由政府部门来单独承担 , 社区和居民并不是很重视 。
对于社会的良性循环来说 , 这样的城市建设工程代价很大 ,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资金要不停地投入 , 同时也削弱了每个社会分子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 长远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 不仅如此 , 在服务供给方面也是不精确的 , 没法到位 。 我们往往看到在一场社区改造完了之后 , 依然是一地鸡毛 , 很多的死角或难弄的地方 , 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