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0日讯高密黑陶,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当地土陶,历经数百年的挖掘、传承,已成为高密市靓丽的民艺之花。它造型古朴,美观典雅,色泽自然烧制,具有“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铮”的上乘品质。在高密市黑陶传承中,刘存志是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文章插图
近日,采访人员来到刘存志的黑陶展厅,只见架子上摆满了造型各异的作品,有摆件、笔筒、香炉、茶具等,色泽光亮、高雅大气,而这一件件艺术品却只是源于一抔泥土。小小的泥土在刘存志手中随意变幻,仿佛手和泥土融为一体。说起与黑陶的结缘,年少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刘存志的心头。“以前我舅舅家做土陶,我小时候一直住姥姥家,当时跟着舅舅玩泥,后来就把它当做谋生的手艺来学了。”刘存志说,那时候的土陶比较粗糙,主要是制作成一些日常用品,比如盆、罐子、钵等。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文章插图
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1989年,刘存志创办了自己的陶艺社。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土陶逐渐被铝、塑料、不锈钢等取代,刘存志开始反思,不断探寻新路子,开始向制作工艺品转型。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文章插图
“我就想着把它做得更精致、更实用,更让别人喜欢,所以逐渐向制作艺术品转型,到后来就是做一些非常实用的,比如茶具、笔洗、卷筒等等。”由于以前的土陶是用高密本地的河道淤泥,很粗糙,所以转型的第一件事就是原料材质问题,刘存志到处学习,经过多方挖掘研究,最终选定了细腻、可塑性强的黄河淤泥,在造型上也不短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在造型上参考了许多资料,不断增加花样和品种,现在差不多有一百七十种,比较典型的就是龙山文化的代表作,我个人比较自豪的就是蛋壳陶。”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文章插图
蛋壳陶可以说是黑陶中的极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本做不到,它最薄的地方能达到1毫米左右,制胚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变形。刘存志的成功正是源于三十多年的训练和坚持,对黑陶烧制技艺的精益求精,而这也让他尝尽了酸甜苦辣。“刚开始学的时候烧坏了两三窑,那时候两三个月才能做出一窑来,打开窑门一看全部碎了,眼泪接着就哗哗地淌下来了。”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
文章插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直以来,刘存志在造型和种类上不断创新,将浮雕、镂雕等多种工艺应用到黑陶上,融合剪纸等民艺,让黑陶更加实用且精致,引领黑陶传承进入了新时代。现在,刘存志的作品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通过网络找到他进行定制。
关于未来,刘存志说依然会坚守初心,用这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我就想着把这个黑陶发扬光大,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是我能干动,我一直要把黑陶这个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将来在作品上也多创新、多学习,丰富自己的花色品种,做出更好更精的黑陶作品来。”
采访人员 杜文娟 编辑 于敏
【来源:闪电新闻】
擦亮|潍坊高密黑陶——30余载初心磨砺“擦亮”高密黑陶】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