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计划|写同龄人、写身边事,这6部孵化音乐剧进入“中期考核”( 二 )


文章插图
孵化计划:原创不是打鸡血,要从小处做起与初选时略显粗粝的投稿相比,6部作品发生了明显的调整和变化。约90天的孵化过程中,6组创作者与导师将精力集中于人物和立意定位,试图摸索出一套最适合作品的表达技法,形成自身的风格和节奏。“原创音乐剧的创作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凭感觉和灵感;第二阶段开始培养技法,有些专业的技巧运用;第三阶段就超越了类型化,向出色的艺术作品迈进。”评审陶辛说,“我很欣慰,今年的作品基本都能处于第二阶段,甚至有走向第三阶段的趋势。”孵化导师刘亮佐在和《南墙计划》创作者接触后感慨,“他们(主创)如此有效率和向心力,是我最初想象不到的。或许他们做戏剧的资历和经验还不够,但是做戏剧的精神和理念才是最重要的。”评审王海笑向创作者们强调:“我们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怎么说好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要用音乐剧的方式表达?如何更好地用音乐剧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故事?以上诸多问题都是在为作品打基础,打好基础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因此,不仅是台词脚本与音乐歌词等细节的修订,近期,主创们更加审慎地对剧情条线和风格类型进行了取舍,使核心主旨与角色设定的重量、深度不断精进,使作品逐渐显现出更加凝练明确的个性和面貌。入围作品中,有不少创作者是“跨界”挑战音乐剧创作,不可避免遇到了新挑战。《两个人的城》编剧赵潋说,“我常年写话剧、电视剧,这是第一次写音乐剧的剧本和歌词,所以需要扭转习惯性的创作思维。”在导师和试唱演员的帮助下,创作者们逐渐对音乐剧的创作规律和表现方式有了深刻理解。“孵化计划”进入第二年,费元洪感慨,“我们要对原创抱有平常心,原创不是一蹴而就,不是打鸡血,要从小处做起,从创意和细节一步步做起。我们也许不能做一个大菜,但哪怕做一碗面,也要精细、筋道!”正如“孵化计划”的初心,发起人们更希望从“孵化作品”走向“孵化人”,除了为年轻创作者提供资源支持,还要为他们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引导体系,让创作者的热情与创意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带去不竭动力。剧本朗读会后,孵化评审将选出作品进行二期开发,评选结果将于8月9日公布,“剧本和音乐的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心。12月,这些作品将以30-40分钟的工作坊呈现。此外,2019华度孵化作品《南唐后主》也公布了市场认标结果——青年制作人薛敏将担任制作人,带领作品进入市场化的创作阶段。2019年度完成认标的三部孵化作品《生死签》《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均计划在2021年首演。
 孵化计划|写同龄人、写身边事,这6部孵化音乐剧进入“中期考核”
文章插图
《南唐后主》认标签约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