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深夜为啥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严重,古人智慧令现代人叹服
在磁器口古镇 , 每当夜幕降临时 , 大概晚上七点 , 就会听到一慢一快的打更声 , 如“咚~咚”“咚~咚”“咚~咚” , 连续敲了三次之后 , 就会听到一个老者在说“天干物燥 , 小心火烛 。”到了九点钟的时候 , 听到一阵打更声之后 , 又会听到一句:“鸣锣通知 , 关好门窗 , 小心火烛” , 从天黑到天亮 , 一晚上能听见五次打更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种每天晚上打更的人 , 叫做更夫 , 自从1949年改革开放以后 , 就基本上消失 , 一般是两人一组为搭档 , 穿着黄马褂 , 提着一个灯笼 , 手里还会拿着一个锣 , 每天夜里要从七点钟开始 , 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钟 , 一晚上敲五次 , 到了第五更的时候 , 也就到了凌晨三点了 , 由于古时候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所以更夫格外辛苦 。但是那种打更带来的感受 , 人们也体会不到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打更这个传统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其实已经不得而知了 , 但是他历史渊远 , 起源于原始的巫术 , 是用来驱邪用的 , 因为夜晚太安静了 , 古时候没有时间观念 , 夜晚中是很漫长 , 而且古代夜晚只有烛火没有电 , 也有人说:“晚上是邪祟出来做的时候 。”人们对夜晚充满了恐惧 。所以一开始的打更人是法力高深的巫师 。其中《红楼梦》就有巡逻打更驱鬼这个情节 。
【古人深夜为啥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严重,古人智慧令现代人叹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打更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杨万里的诗《不寐》中:深山五鼓鸡吹角 , 落月一窗鹅打更 。但是据推测 , 在宋朝以前就已经有打更的习俗了 。那么为什么要打更呢?如果没有打更有会怎么样呢?
古人打更是为了报时 , 打更人夜巡也只会在人口聚集的城镇地区 , 他们看起来只是一个报时的 , 其实 , 他们存在避免了很多灾祸发生 。因为古代的房子都是木房子 , 而在那个没有电的时候 , 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蜡烛照明 , 烛台不小心打翻了就会走水 , 从更夫的第一更锣“天干物燥 , 小心火烛”我们就能知道 , 这是要预防火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二更锣是“关门关窗 , 防偷防盗” , 在古代的时候盗贼很多 , 需要提醒那些万一忘记关门的百姓 , 关门 , 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 第三更是“平安无事” , 也就是作为一个提醒 , 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 , 就能听到这句平安无事 。第四更是“天寒地冻” , 因为这到了夜晚最冷的时候 , 提醒人们盖好被子 。第五更锣是“早睡早起 , 保重身体”也就是说 , 这个时候 , 在难熬的人也得睡觉了 。同时 , 如果晚上发生了什么灾害 , 同样也可以通过打更的方式报告给各家各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12年1月1日 , 孙中山成了民国大总统 , 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到 , 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在夜间守护大家的更夫 , 他的父亲孙成达也是打更接的名人 , 1813年 , 孙成达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面 , 为了养家糊口, 他16岁就去鞋店当学徒 , 因为精通一点学风学 , 后来又做了15年的更夫 。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猪八戒俗名为啥叫做猪刚鬣这个名字是谁给他起的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封神阐教七人肉身成圣,为啥全都出走看清某人面目不想被暗算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范进中举后为啥疯了?他的官职放你身上,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