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 , 天下足 。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 唐代的安史之乱 , 都伴随着永无休止的战争 , 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
为躲避战乱 , 中原居民先后形成两次向江南移民的高潮 , 大量的人才和农耕技术也随之南迁 , 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
进入宋代以后 , “苏湖熟 , 天下足”已成为天下人的普遍看法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 , 仰给东南” 。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说道:“吴中为东南根底 , 谚语云:'苏湖熟 , 天下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富庶的太湖平原形势图
到了南宋时期 , 宋金陷入对峙 , 战争再次促成了第三次移民高潮 , 大约有500万中原人进入并定居江南 , 再次推高了江南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 。
同时 , 南宋王朝为了维持与金人的对峙局面 , 保持战斗力 , 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基本国策 。而江南则成为劝农政策实施的重镇 。
所以 , 江南成为天下粮仓、国家赋税重地就再正常不过了 。
但进入明代以后 , 天下粮仓发生了改变 。
原因在于 , 明朝被卷入了“全球化”贸易 , 曾经的天下粮仓江南地区 , 成为“外贸”重镇 , 商品经济取代了原有的农业生产 。
1487年 , 葡萄牙率先开启海上探险 , 并开通了绕过非洲好望角的欧亚直接航路 , 明、欧贸易的海上路线建立 , 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贸易得以扩展为全球贸易 , 明朝成为全球贸易重镇 , 葡萄牙则成为推动明欧贸易的主力军 。
当时双方的贸易商品中 , 明朝以出口生丝、丝绸、铜、水银、瓷器等货物为主 , 从欧洲进口胡椒、象牙、檀香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繁忙的明朝海上贸易
根据历史记载 , 但从1580年到1590年 , 从明朝运出的生丝就有3000担(一担大约400斤) , 价值高达24万两白银;到1636年 , 明朝出口的生丝增长到了6000担 , 价值也随之翻翻 。
西班牙取代葡萄牙成为欧洲海外贸易的霸主之后 , 明欧贸易以菲律宾的马尼拉为中转继续高速发展 。
根据学者全汉昇的研究统计 , 从1577年到1644年 , 每年进入马尼拉的商船以明朝占绝大多数 , 最多的一年达到了50艘 。而且 , 仅1641年——1645年间 , 进入马尼拉港的货物价值超过30万西班牙银元(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 , 成为欧洲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 。
西班牙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 他所生产的商品根本无法和明朝“物美价廉”的商品相竞争 , 明朝的丝绸、棉布等商品不仅畅销欧洲 , 甚至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美洲也占有领先地位 。贩卖中国丝绸成为利润丰厚生意 , 吸引了欧洲、美洲的大批商人 。
西班牙处于嫉妒和无奈 , 在马尼拉发起了针对明朝商人的“反华运动” , 但这无助于改变明朝生丝和丝织品的畅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船队
根据统计 , 从1679年—1833年的155年间 , 中国(明、清)的生丝出口量从最初的8担上升到9920担 , 中国长期在国际贸易市场处于顺超地位 。
这种贸易的结果是 , 明朝凭借丝绸、瓷器等方面强大的生产力和过人技术 , 与任何国家的贸易都是顺差 。到晚明时期 ,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达到了7000—10000吨 , 而全球当时白银的生产总量也就38000吨而已 。
海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 也带动了明朝内部区域经济分工的调整 。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从当当年度榜单的“畅销书谢幕史”,看今天什么书值得读?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