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些传奇人物的精彩人生,也是从一段传奇开始的,就比如那个在众人惊慌失措时,淡定拿起石头砸缸,救了落水儿童的儿童司马光。明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这样的人物。而今天说的这位,可能名气在今天看来不太响亮,却是实实在在扛起了一个超级重担的天才人物,他的名字叫胡宗宪。
文章插图
胡宗宪是安徽绩溪人,26岁时,他考中进士,虽然成绩很不好,刚好擦到了三甲的边,不过历史无数次给我们证明,成绩好不一定能成才。就像胡宗宪这一届科举的状元、榜眼们,早已经淹没在了史书中,而他却被后世无数人称颂。由于没有选中成为很有前途的庶吉士,胡宗宪被外放为县令,他的才能也逐渐显露了出来。胡宗宪为官后,他治理的益都县祸不单行,不仅遭遇蝗了灾后,还遇到盗贼四起。面对困境,胡宗宪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组织百姓救灾,并且很快平定了匪患。凭借在地方出色的政绩,胡宗宪升官做了御史,并被派到边关重镇宣府和大同巡视。御史这个工作,本来是专门找茬的,面对那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大兵,胡宗宪表现得非常低调,安安稳稳待了几年。在这里,胡宗宪目睹明军将士与鞑靼人的残酷厮杀,边关百姓流离失所,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就在胡宗宪再一次升官,准备出发接任浙江巡按前,他人生中第一个生死考验即将来临。
文章插图
当时,驻守大同的左卫军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移驻到大同以北的阳和。这个命令很快引发了士兵们的强烈不满。要知道,大同已经是边关了,阳和还在大同北方,条件艰苦。而大部分士兵已经在大同娶妻生子,好不容易有个家,就要与妻儿分离,换谁也不愿意。然而军令如山,眼看不服从军令也是死,上万天不怕地不怕的士兵们一合计,哗变了。事情闹大了,消息传到大同参将那里,他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询问是否有不怕死的勇士愿意去谈判,下面一个个平日耀武扬威的武将此时鸦雀无声,就像哑巴了一样。开玩笑,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十有八九会为国捐躯,他们可不会傻得嫌命长。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冷眼旁观了很久的胡宗宪,表示他愿意去谈判。参将大喜过望,问胡宗宪要带多少人去,他果断回答:“就我一个人!”在旁人惊讶和看死人般的眼神中,胡宗宪从容地走出了营帐。胡宗宪不是傻子,没有白白送死的爱好,边关的几年磨砺,让生得器宇轩昂的胡宗宪多了几分坚毅之气,同时也提升着他的两种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这就是他敢于一个人前往平息骚乱的自信所在。
文章插图
就这样,胡宗宪单枪匹马走进了哗变士兵的营帐,对着那些手握武器、情绪激动的士兵们说了几句话。结果奇迹发生了,那些本来一言不合就要将他大卸八块的士兵,听完之后,欢呼着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一场本该发生的严重事件,就这样平息了。当胡宗宪一根汗毛都没有少一根地走出大营后,许多还在为他默哀的人围了过来,好奇地问他对士兵们说了什么。胡宗宪此时仍旧一脸淡定,回答道:“我只是告诉他们,不用移驻阳和了。”周围的人包括参将,都是一脸惊愕。军令是上级下达的,怎么会随便取消,你这不是忽悠人么,到时士兵们知道真相,叛乱还是会发生。不过胡宗宪脸上还是很平静,他坚定地说:“命令会取消的。”
文章插图
果然,没过多久,上级下达的指令就到达了:军队原地驻防,不用更换地方。胡宗宪之所以能够如此笃定,不是因为他能够未卜先知,正是他对人心和局势的准确把握后做出的预测。而他这种惊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还会在此后的人生中为他带来很多的奇迹。大同的那场风波之后,胡宗宪来到了浙江,走上了他人生的主要舞台:东南沿海。在这里,他遇到了大海盗汪直、徐海,还有困扰明朝一百多年的倭寇。这些可怕的对手,成为他建立不世功勋的垫脚石。
- 金庸笔下设定最强的3门武功,残缺版本也很强,第一名上万人练过
- 孔刘作品中的《香蜜》受到上万人的追捧,却被神作打败
- 这是一个既好又坏的时代,虽繁荣但积弱,士兵更是需要刺字
- 作为一代帝王喜爱作诗,一生作诗上万首,为何纳入课本的却不多
- 花木兰女扮男装,跟士兵一起吃住,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儿身吗?
- 富家小姐拒嫁贵族,却嫁给守城士兵,众人笑她傻,没想到她却成了皇太后
- 士兵被大水淹死,大臣的做法很绝情,将军怒喊道:信不信我砍你?
- 三国两晋南北朝|蜀汉后期最擅长守城的将领:只用3千士兵,就击退4万敌军的进攻
- 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兵制度是怎样的?
- 古代城门都是木门,为何攻城士兵不用火攻?专家:只有笨蛋才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