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阿煜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学史可以明智。”说通俗一点,学习历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变得更聪明。清朝名臣孙嘉淦是山西兴县人,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天资聪慧、苦读不辍,终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孙嘉淦在康熙朝未获重用,只担任过庶吉士、翰林院检讨一类的小官,直到雍正帝即位后,他才踏上仕途升迁的“快车道”,而之所以能如此,竟然是因为一次“逆龙鳞”事件。原来,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常常因为小事苛责大臣,由此臣子们都不敢直言进谏。没想到孙嘉淦竟然“顶风作案”,上疏建议皇帝“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句句直戳雍正帝的“痛处”。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把奏折交给大臣们看,然后说道:“翰林院怎么会有此等狂妄之徒?”
文章插图
大学士朱轼见状,便委婉地跟皇帝讲:“孙嘉淦虽然狂妄无礼、所言荒唐,但就敢于直言这点来讲,微臣很佩服他的胆量。”雍正帝略微沉吟一会儿,然后大笑着对他说:“爱卿所言有理,朕也佩服他的胆量。”事后,雍正帝非但没有惩罚孙嘉淦,反而晋升他为国子监司业。世宗初即位,命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上召诸大臣示之,且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学士朱轼侍,徐对曰:“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上良久笑曰:“朕亦且服其胆。”见《清史稿·三百零三·列传第九十》。此后20余年间,孙嘉淦侍奉雍正帝、乾隆帝,又陆续出任过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要职,居官期间以作风清廉、政绩卓越而闻名。孙嘉淦任职期间,为自己制定八条约定,以忠君、爱民、清廉、勤政等为要务,并一以贯之地去执行,由此成就斐然,深得世人称许。
文章插图
嘉淦居官为八约,曰:“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於无名,事止於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以自戒。既以直谏有声,乾隆初,疏匡主德,尤为时所慕。引文同上。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为清廷效力34年后,年已65岁的孙嘉淦告老还乡。在离京前,由于孙嘉淦为官清廉、不治产业,所以家中的资财很少,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物品需要带回老家。然而孙嘉淦心里很清楚,老家的乡绅土财们都有嫌贫爱富的传统,自己作为三朝元老、一品大员,如果就这样轻车简从、一身清贫的回去,不仅会遭到他们的嘲笑,还会给朝廷丢脸。
文章插图
面对这种窘境,孙嘉淦的心中很苦恼,思索良久后,便命仆人连夜买来数口厚重的木箱,然后在里面装满砖石,以便冒充金银。仆人们会意,但都是心中暗笑却不敢明说。次日,孙家满载“金银财宝”的马车正式离开北京,向着兴县方向前进,一路上甚是“扎眼”。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孙嘉淦因病去世,享年71岁。孙嘉淦死后,乾隆帝甚是伤感,不仅为他赐谥号为文定,还下令予以厚葬。《清史稿》作者赵尔巽对孙嘉淦赞誉有加,称“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引文同上),此论甚是恰当。史料来源:《清史稿》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小伙花30万买下破水塔,被人嘲笑也不恼,爆改全景房竟值1500万
- 孩子被嘲笑怎么办?介入和安抚都不对,睿智的家长懂得这样做
- 凤姐与黛玉乃是闺蜜,为何在宝钗生日宴上,凤姐却嘲笑黛玉像戏子
- 张三丰年少成名,郭襄为何看不上他只因他有个缺点被世人嘲笑
- 五本大叔文合集,民国清贫女学生和腹黑商政界清贵大佬
- 梁山的三朝元老,他建立的情报站,立功无数,是林冲李逵的大恩人
- 作为“三朝元老”的林冲,为何排名上,不如五虎上将之首的关胜!
-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害怕华佗开颅,被后世嘲笑胆小?其实华佗被杀也不冤
- 世界唯一用太监命名的城市,洋人讥讽嘲笑,中国人听后却肃然起敬
- 他赌上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等着赔光家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