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普普通通的木料,他的打磨下,或演变成栩栩如生的帝王将相,或幻化成惟妙惟肖的文人雅士。“这是毛主席下安源,这是金陵十二钗,这是岳飞抗金……”图中的这位老人是豫北孟州人,人们都叫他老王,听乡亲们说,别看他已这么大岁数,在方圆十里八村仍是少有的能人,不但木雕做得好,还会写小说、拉板胡呢。
文章插图
老王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养家糊口,高中毕业的他经人引荐到新乡地区打工。在那里,他没日没夜干活,一年到头也只能混个肚圆,根本没有能力补贴家里。
文章插图
27岁那年,他在妻子的劝说下回到家乡。那年代,干木匠是个惹人羡慕的活计。看到干木匠每天有人管饭,每个月还能挣到一笔不菲的工钱,老王便自学起木匠来。工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头脑灵活的他就熟练掌握了锯、刨、斧、凿的使用方法,并且能独立制作家俱。后来他发现很多树根能雕刻成工艺品,便慢慢的学习接触木雕工艺。
文章插图
由于手艺好,老王常被乡亲们请去干木工活。自打老伴患癔症卧床需要人照顾后,他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出去干木匠活了。一边是相濡以沫的老伴,一边是钟爱一生的木工木雕,究竟该何去何从?现实给老王出了个大大的难题。
文章插图
后来,看到每天安顿好老伴的吃喝拉撒后还有不少闲暇时间可用,他便把心思转移到了木雕上。“这倒怪好,既能照顾老伴,还不落下木雕,之前我雕刻的是简单的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从这以后我想创作更有难度的作品出来。”老王和我聊着。
文章插图
为做好木雕,老王买来大量相关书籍进行钻研,并且抽出大量泡在木雕的世界里。几年里,关羽、李白等历史人物,骏马、苍鹰等鸟兽虫鱼,张衡地动仪、清明上河园等稀世珍品,无不在他的鬼斧神工下活灵活现起来。
文章插图
听说老王的木雕做得不错,周边省市的木雕爱好者纷至沓来购买。当时,他给老伴看病所花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卖木雕的收入。做木雕很累人,每逢累了,老王就会在老伴的病床前,拉上几段板胡和京胡消遣一下。
文章插图
2008年,老伴的去世对老王打击不小,他时常抱着原来的木雕,跑到老伴的坟头上哭诉相思。这几年,渐渐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后,他又雕出了很多珍贵作品。
文章插图
【 技艺|70岁老人40年如一日一把刻刀坚守木雕技艺,笑称不为挣钱只为子孙】2014年,他凭借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以家风家训为题材写出了一部长达62万字、名为《镜鉴人生》的小说,激励一代代人牢守家风家训、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老王说自己这辈子就看书和做木雕两个爱好。现在,他每天晚上都要看两三个小时的书,否则就会睡不着觉。在谈到如何处置眼下留存的这些木雕作品时,他说,不打算卖了,想在以后搞个展览,并给子孙留下些念想。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如何“歌唱到老”?看看70岁的刘捷是怎么做的吧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小寒」来了 这个隐形“凶手”,需要警惕!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 老人500万卖掉祖传宝刀,专家失望指责,老人:你们无权干涉
- 终极笔记里,张日山活着成了百岁老人,那么张大佛爷哪里去了
- 农村老人爱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 《老人与海》一书,用朴素无华的文字,让人充满了精心的表现力
- 老人打扫祠堂时发现一本族谱,经专家鉴定全村都是皇室后裔!
- 庄子:70岁后,如果不能“痛快而去”,寿则多辱,将让人痛苦
- 农村老人爱说:冬在中,暖烘烘,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冬天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