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在华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定理及奥妙,神秘非凡,亘古不变。这究竟是人为发展的规律,亦或是大自然独特的深奥秘密?
华夏中国文明“六六大顺,逢七必变”,是个千古不变的定理。人类在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当中发现,华夏民族自远古时期以来,或是朝代的兴衰更迭,或是事物的推陈出新,亦或是人类的新陈代谢,都逃不开“逢七必变”的定律。因此“逢七必变”又被世人视为一种“时间轮回”的标志。
古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就是说,万物发生发展,行事每遇“七”之序数便容易发生变化。
据《易经》载,一为万物初始之道,二为阴阳男女之道,三为阴阳后代之道,因此构生万物。与《易经》中六爻相应而言,由始至终六个步骤意为圆满,因此才有“六六大顺”之说法。
“逢七必变”,多指事物发展遇到“七”数之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极大。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面,以某年某月或某日为起点,时间持续前行至“七”数之差时便会发生变化。
在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发展达到一定时期的繁荣昌盛,极尽繁华,且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了诸多年代,这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的特定的阶段,我们将其称为“盛世阶段”。
【 中国|中国文化中逢七必变,是个千古不变的定理】自秦始皇横扫六合始,至明清时期亡国结束,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屈指可数。
如汉武帝之期的汉武盛世,以汉族为主流的各大民族走向融合稳固,我国文学、史学、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形成的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和文化形式,对后代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影响。
唐玄宗李隆基所创下的开元盛世,励精图治,君贤臣明,天下大治,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当时全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亦是万朝来贺,盛况空前,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最为繁荣的盛世之象,史称“开元之治”。
虽说这是唐朝几百年来社会发展积累下来的成果,但唐朝皇帝孜孜求治的贤明也是不置可否的。
永乐盛世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由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创。明成祖雄韬武略,发展经济与政治,提倡文学教育,兴修民间水利,完善了“文官制度”。
明成祖甚至亲自领兵,出征漠北之地,宣扬国威,与海外交流十分密切,例如著名的“郑和下西洋”“陈诚出使西域”等。后世称其为“远迈汉唐”。
兴盛衰亡,逢七必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历史上这些繁盛之期,无不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积累与影响,史学家们亦对其赞誉有加。若是更深层剖析这些历史中兴衰盛亡的来龙去脉,我们便可发现这些历史循环的规律亦逃不开“六六大顺,逢七必变”之定理。
纵观历史,史学家们发现每值七百年之际,华夏民族便会出现一次新的转机,迎来盛世之治。历经周、汉、唐、明四个年代,逢七之际便可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持续保持数百年之久。
这段时期除了周公至汉武帝期间超过了七百年的时间之外,其余几次史学家们演算起来大概也是七百年左右的时间。
据古籍《周易》中有载:“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世人将农历初七之日亦称为“人日”。人们认为,天之道,运行于道之内,反复如此,七日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多次循环。正如当下一个星期分为七天是一样的道理。
在中国的传说或西方神话里面,七日之期皆为良性周期。大自然中阴阳相生,周而复始,万物平和,都少不得需要七天的时间。如此说来,世间万物,不论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类,或是大自然中不起眼的动植物,都遵循着“逢七必变”的定理。
“七”之三卦
《周易》中“七”为天数,曾在三个卦爻中出现过。第二十四卦“复”:世间万物具有多样性,并不是单一而孤独的存在。
万物之间独立发展,而又息息相关。这些发展性和关联性使得人类通过规律去发掘世界的奥秘,各种神秘的现象亦有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复”作为规律的根本性,对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性。正是对应着先前所说的“七日发展”之说。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