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缺芯停产真相:产能限制供需错配失衡,渠道商伺机炒货涨价

文| 唐煜 吴傲寒
编辑| 张硕
汽车缺芯停产?
汽车工业也被卡了脖子 , “幕后黑手”还是芯片 。
近日 , 有消息称 , 因汽车芯片短缺 , 从12月开始 , 国内大部分中高端汽车厂家均面临停产风险 , 其中 , 南北大众(指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更是已经于12月初相继进入停产阶段 。 如果芯片缺口不能恢复的话 , 一年将有400万辆产能受到影响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从手机到汽车 , 卡脖子的芯片 , 再次引燃舆论热点 。
对此 , 大众汽车中国方面表示 , 芯片供应的确受到了影响 ,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传闻中严重 , 目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 并与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 。 此外 , 相关车辆的市场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
汽车缺芯停产真相:产能限制供需错配失衡,渠道商伺机炒货涨价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不过 , AI财经社从知情人士了解到 , 12月第一周南北大众的确有部分工厂因芯片短缺停产一两天 , 但是经过重新排产 , 当前已经以较低的产能水平全部复工复产 。
“芯片缺口是真实存在的 , 又赶上年底车企的排产旺季 , 产能的确受到了影响 , ”上述人士称 , “但是车企普遍都会大量囤货 , 经过了停产期间的重新排产 , 后续不会再次导致停产 。 ”
12月8日 , 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也对媒体表示 , 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 但并没有部分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 , 多重因素的叠加 , 导致芯片供需矛盾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显现 。 有多家车企人士告诉AI财经社 , 自家工厂产能并没有受到芯片供应短缺带来的影响 。
一位半导体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 , 一辆汽车要用到几十颗MCU(微控制单元) , 涉及控制车子动力系统、娱乐系统、空调系统等 , 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本来也比较大 。 本次短缺的芯片主要是应用于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和ECU(电子控制模块)中的8位功能MCU 。
其中ESP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 , 主要起到防侧滑的作用 。 在中国市场 , 一般10万元以上的车型特别是高端车型都会配备ESP ,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 , ESP则是法律强制要求必须配备的 。
ECU则广泛应用于汽车各控制系统中 , 此次出现芯片缺口的 , 主要是在发动机控制模块上应用的ECU , “如果长期不能解决短缺问题的话 , 那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
据了解 , 汽车芯片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级 , 最下游的是整车厂 , 需要从博世和大陆集团等一级供应商处采购诸如ESP和ECU等集成模块 , 而博世等企业则需要从更上游的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等半导体制造商采购相关芯片 。
在芯片缺口下 , 首当其冲的便是供应链的中游 。 博世和大陆集团相继发布公告称 , 由于新冠疫情中断了某些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 , 加之局部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 , 作为汽车组件之一的半导体芯片正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 。
博世方面回应AI财经社称 , 基于诸多因素 , 全球半导体配件采购市场正在经历整体短缺的状况 。 博世也无法独善其身 。 尽管市场情况十分艰难 , 但博世称将竭力保障客户的供应 , “一直与供应商和客户保持紧密沟通” 。
“现在根本问题是出在了芯片半导体制造商身上 , ”有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分析称 , “汽车芯片产业链的整体产能没有问题 , 造成当前芯片短缺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供需的错配 。 ”
何以缺芯
受疫情影响 , 今年初大部分芯片供应商降低产能或关停工厂 , 再加上对车市的预测偏悲观 , 作为以订单情况来规划产能的半导体制造商 , 在没有接到足够订单的情况下 , 也主动降低了产能 。
随着中国疫情逐渐受到控制 , 乘用车市场也得到了显著恢复 , 车企产能增加也带动了芯片需求量的提升 , 便与供应侧出现了“错配”的现象 。
“芯片的供货周期是8到12个月 , 现在出现芯片短缺的现象 , 往上恰好能追溯至疫情期间 , ”汽车产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分析称 , “按此周期往下推演的话 , 明年上半年 , 尤其是第一季度 , 芯片短缺的现象还会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