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大嘴读史著名昆曲剧目《十五贯》中有个糊涂巡抚,名叫周忱。当监斩官况钟发现案件有冤情时,向周忱请求复查。迂腐的周忱认为案件经过三审,已经定案了,你一个监斩官瞎操什么闲心,不准所请。况钟据理力争,甚至拿出官印作为抵押,才争取到半个月时间复查案件,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真凶娄阿鼠,避免了一起冤案。
文章插图
然而,在现实中,这位糊涂巡抚是江南老百姓的心目中,实实在在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期,周忱的祠堂在江南随处可见,老百姓逢年过节就上香火,祈求五谷丰登民生安乐。无锡惠山著名的五中丞祠最早就是为周忱设立的。
文章插图
周忱是明朝前期的名臣,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江南地区担任了长达22年的巡抚,整顿税粮的征收和运输。明朝时期,江南农田税粮的高额征收,是明代经济财政中一个十分奇葩的现象。当时全国每年每户需纳粮2.5石,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所以,2.5石差不多有450斤。明朝粮食平均亩产差不多400斤,也就是一亩多的收成要上缴国家,这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而苏松地区的百姓纳粮标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这个数字就恐怖了,一家人家没有50亩地,要吃饱都难,可以想象江南百姓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当时的苏州府每年夏税、秋粮需要缴纳的数字都是天文数字,交不上怎么办?欠着!欠到最后不了了之。有一个统计,苏州府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拖欠税粮高达392万石。农民大量逃亡,要么就改去做工,要么就投献土地,国家税收损失严重。以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430年为例,松江府额定征收田粮将近44万石,实际征收66000石,征收完成率只有15?在这种情况下,江西老表周忱巡抚江南,开始整顿税粮。【 糊涂|《十五贯》中的糊涂巡抚其实是个大大的好官 他有个写日记的绝招】
文章插图
周忱利用自己善于理财的长处,推出“平米法”,在尽可能地公平公正下,采用灵活的政策,巧妙调整税收项目,一方面大幅度减轻老百姓的压力,一方面增加国家的税收。周忱的改革触及到了豪门大族的利益,举步维艰。大族和官员抱团抵制“平米法”,周忱又出台一项措施,让当地官吏就地支取工资,名义上说不要每次领工资都去南京折腾了,实际上是把官员们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你想按时、足量拿到工资,就必须认真推行“平米法”,否则的话,呵呵,你收上来的是白条,你的工资也是白条。在周忱的努力下,江南的民生和税收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史·周忱传》说,“终忱在任,江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忱之力也。”明代的漕运同样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其中的猫腻是写个几十篇论文轻轻松松。按照以往的惯例,漕运中的“飘没”是正常现象,运输途中翻船、沉没总是不可避免的吧。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飘没”都是被私分的。
文章插图
据《菽园杂记》,周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们不明白他这么写日记是为了什么。终于有一天,漕运官员来报告运输情况,照例有“飘没”多少多少,周忱拿出“日记本”,详细询问沉船的具体时间、当时的风向等等,报告人张口结舌。周忱翻到具体日期,风和日丽,也没什么风,怎么会发生倾覆呢?从此以后,所谓“飘没”的数量大大减少,谁也不想撞到“日记狂魔”的枪口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忱的改革在中央政府最有力的支持来自大太监王振,这也是一手酿成“土木堡之变”的王振人生中唯一的亮点了。后面的事情是可以预见的,王振完蛋,周忱的改革被叫停,人亡政息,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周忱也在郁郁中溘然长逝。但是,周忱在江南百姓的心目中,始终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据说,当年,《十五贯》下乡演出的时候,就有老百姓上台砸场子,你怎么可以把我们的好官写成一个糊涂官?老百姓不管你是怎么站队的,他们关心的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 红楼梦追星有多可怕你看看红楼梦中的尤三姐,悲惨境遇不言自明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一看就懂山水盆景中的“石”,究竟选用是啥“料”!
- 86版西游记中的天竺国王后,是孙悟空现实中的老婆!
- 卢俊义上梁山,是中了吴用的奸计,也是他自己太过糊涂
- 真实历史中的富弼:总能把天聊死的“大宋第一钢铁直男”
- 油画中的美人都跑了出来,就藏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她们吗
- 此人才是红楼梦中的大佬,表面老实内心狡诈,将王熙凤耍得团团转
- 《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哪三位好汉可以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