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感受,我心平气和问艾文:“不喝水有这么多坏处,你说说,如果你是爸爸,有一个不喝水的小孩,你会怎么办呢?”
他笑眯眯地回答:“每天提醒他一百遍。”
我去旁边倒了一杯水,放到儿子面前,说,“请喝水。”
五分钟过去了,儿子忙着鼓捣手里的东西,一口水都没喝。
我和蔼地问:“你怎么不喝水呢?”
他仰起头,亮晶晶地眼神释放出邪恶的微笑:“因为你没有说一百遍呀。”
我顿时了解到了小陈日常育儿过程中的艰辛,你只要看到一个大人在骂小孩,一定会站在弱者一边,心想这家长真不怎么样,只有无能的人才会愤怒,你难道没有做过小孩吗?你不能站在孩子的一边想问题吗?
育儿书说的是挺有道理,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问题吧,可是孩子就是想气死我怎么办?
文章插图
这天晚上,我儿子打碎了一个盆栽的玻璃罩,满地都是碎玻璃渣,这种情况下你压根没法叫他打扫干净,忍不住就要生气,这是多大的工作量!
小陈现在懂了打蛇打七寸,抱着妹妹在后边添油加醋:别忘了感受。
不要发火,要感受。不,我不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生气,我是因为扫玻璃渣扫半天腰很累在生气。
不过,育儿书还说了,要坚持自己的边界,我跟小陈分享,你可以不发火,毕竟发火对你身体也不好,但是坚持惩罚他,让他明白世上没有后悔药。
第二天小陈接儿子回来,他们原本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球场练一小时球,这天回来很早。他一进门就跟我说,“知道吗,今天他打球不认真,我就不让他练了,你说过我要坚持边界。”
“你发火了吗?”
“没有,不过你儿子在球场跪下来求我。”
“啥?”
“真的,他跪下来求我,说他会好好打。我没有让步,我要让他知道点厉害。”
“噢,那后来呢?”
“上车就好了,跟原来一样,笑得很开心,我想跟他讲讲道理,他还试图岔开话题。”
……
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育儿书可能探讨的还是每天花一小时育儿的情况。
就跟我一样,每天只跟儿子相处最多一两个小时,我觉得育儿书说什么都对。但对于长期跟小孩相处的家长来说,育儿书只是一些最表面的情况,谁不知道心疼小孩,谁不知道感受感受。
但你知道现在的小孩进化成什么样了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经常忍不住暴揍女儿一顿,之后愧疚不已,去问上小学的女儿,你会不会有心理创伤?女儿说:不会,我知道你也是一时冲动。这小女孩在学校因为乱做作业,被数学老师狠狠批一通,回来跟老妈抱怨,老师太凶了。朋友说,那怎么办,难道你要投诉他?小女孩深明大义说,算了,老师也不容易了,投诉了没工作,以后吃饭怎么办?
我还有一个朋友,因为长久以来对亲子关系感到疲惫不堪,主动去报名儿童心理学课程,里面讲了一大堆,小孩子有这种情况是因为婴儿时期什么什么不满足。朋友义愤填膺:都是瞎讲,我对大儿子比谁都上心,第一个兢兢业业照书养,什么都满足,你看看就他会气我。第二个照猪养,什么问题都没有。
我这个感觉越发强烈,或许我们这一代主管育儿的家长,需要的不是育儿书,而是如何自我疗愈。
感受完儿子的难带后,今天早上听到小陈骂小孩的声音,我不再为儿子感到心痛,反倒觉得,家长真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每天一起床就要这么费劲,人生真的好难啊。
ps:我看的这本育儿书,名叫《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如果你也读过,欢迎写下感受,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文章插图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生活中遇到小人怎么办鬼谷子掌握这3招,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做事不明智,生活不如意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笔记·天翻地覆也要好好生活
- 《悯农》作者:吃得“苦中苦”的人,大多毁在了“人上人”的生活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