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农民王玉宽。生于1917年,六岁时,他被父亲逼着练习书法,14岁的时候,他又开始学习刻章,17岁的时候,他帮助别人制作墓碑。但是还是被专家嘲笑:一文不值!
文章插图
贫困老农勤练书法70年专家嘲笑其一文不值
中国有一句老话,“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书写的文字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做人的格局和报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写字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并且在中国,书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它还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之一,有一个老农民勤练书法70年,但是还是被专家嘲笑:一文不值!但是没想到,又过了数年之后,老农民一路斩获了多个大奖,被全国书法界认可。
文章插图
这个老农民叫王玉宽。王玉宽生于1917年,他是山东莒县人。六岁时,他被父亲逼着练习书法,临摹颜真卿的字迹,练了八年后,因为他感受到了汉字的奇特就又开始学习柳体,14岁的时候,他又开始学习刻章,17岁的时候,他帮助别人制作墓碑。王玉宽的字工整秀丽、遒劲浑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山东人都看到过他写的字。许多人说看王玉宽的字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其实,这与王玉宽的的字所达到的书法境界有关。
农民书法家王玉宽性情敦厚,做事执着,悟性也非常高。他勤练书法70年,读书和写字成为了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他从不贪图名利和金钱,王玉宽非凡的书法造诣完全可以与一流书法大师相比。
但他并没有刻意用书法来赚钱,有时候,有书法爱好者慕名来求字,他也只是收一个成本费。后来,有书法爱好者把王玉宽的字放到了网上,却引来了几位所谓专家的嘲笑,他们竟然说,王玉宽的字一文不值!他们见不得别人的好,却认为自己的字价值千金。
文章插图
这种“见不得别人的好”的现象,如果在书法界蔓延开,是对中国书法行业的一种沉重的打击。但是,没过几年,农民书法家以自己的行动给了这些心态丑恶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94年的时候,山东省举办的“金春杯”的书法比赛,王老更是获得了第二名的大奖。此后,包括中央的文史馆在内的几家权威机构都收藏了他的字。
王玉宽老人的书斋名叫“精勤室”,他自称“精勤斋主人”。老人家70年来笔耕不缀,苦临魏晋诸家、汉碑篆隶,并借鉴了当代的一些名人墨迹,博览广收,凭着他过人的悟性和几十年苦学苦练的深厚功夫,形成了自己精到严谨、温润典雅的书法风格。
最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资助给了一些孤儿院,敬老院。不得不说让人非常的敬佩。
【 王玉宽的字|贫困老农勤练书法70年,专家嘲笑其一文不值】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王玉宽老人从70年的书法生涯里也总结出:“只有勤奋不断地去历练,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这一人生真谛。一直被质疑,依然坚持。灰尘只是暂时的,但黄金依然闪耀。王玉宽老人的书法造诣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不多见了,也只有这样的大师才能更好地传承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老农修猪圈意外挖出186具尸骸,检查后专家秦始皇祖坟找到了
- 老农家猪圈离奇丢猪,无奈选择报警,专家赶来后却乐开了花
- 农村俗语“富不添丁,穷不添女”,为啥这样说呢?老农:生活所迫
- 武则天墓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猜测无数,却被两个老农破解
- 袁天罡曾与一老农打赌,原本胜券在握,结果却是完败,怎么回事呢
- 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自古无人能懂,两个老农破解了真相
- 俗语:“居室、厕所别同‘宫’,堂屋、大门莫对冲”是啥意思?
- 老农一上联打遍天下吃肉,皇上看到下联后立马龙颜大怒!
- 女大学生嫁给文盲老农民,父亲小说里的情节,成了女儿真实的生活!
- 老农犁地捡到一个陶罐,当作“鸡食盆”,鉴定后:国宝级文物-艺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