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看着宋军一步步重新振作 , 非常激动 , 随同一起参加检阅时激动写下《成都大阅》:“令传雪岭蓬婆外 , 声震秦川渭水滨……属櫜缚裤毋多恨 , 久矣儒冠误此身 。”他心中很期待早日脱去一身书生装扮 , 宁愿和这些军士一样冲锋在前 , 为收复中原贡献一份力量 。
随着整顿操练军务展开 , 陆游热血澎湃起来 , 像“声震秦川渭水滨““久矣儒冠误此身”这类诗句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 很快被一些同僚盯上 。认为他陆游很不安分 , 好容易宋金两边恢复安定 , 他又和在两淮鼓动张浚一样 , 要把范成大拖下水 , 这自然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当然 , 也不排除有人已经知道他们借口防备边民是假 , 因为当时巴蜀地方大体很安宁 , 处理边民事务根本用不着大张旗鼓招揽士卒 , 明眼人都看得出就是为了要伺机北伐 。
范成大很尴尬 , 知道陆游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 , 可他身为地方大员 , 不想给陆游编排罪名 , 只以“不拘礼法 , 恃酒颓放”为由调他去嘉州(今乐山市) , 希望可以避免争端 。可还没有落实就被人批评 , 认为不能再把陆游留在巴蜀为官 。范成大舍不得陆游 , 更离不开这个有志收复的好搭档 , 暂时只让他去管理台州桐柏山崇道观 , 在成都领薪水 , 这算是一个挂名的工作 。希望这一风波过后 , 陆游可以再次和他携手谋划大计 。
去掉陆游这一志同道合的搭档后 , 范成大等人在巴蜀谋划军事 , 操练士卒 , 朝廷终于还是不放心 , 没有让范成大长久待下去 , 淳熙四年(1177)六月 , 范成大奉召还京离开四川 , 许多同僚友人前往送行 。
范成大画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陆游自然在其中 , 他们对此次分别非常感慨惋惜 , 就是之前所说在中岩唱和的最后一幕:范成大留下佳作《次韵陆务观慈姥岩别》 , 足见两人感情之深:“送我弥旬未忍回 , 可怜萧索把离杯 。不辞更宿中岩下 , 投老余年岂再来!”“明朝真是送人行 , 从此关山隔故情 。道义不磨双鲤在 , 蜀江流水贯吴城 。”陆游送别范成大一路走走玩玩 , 超过十多天 。不是简单希望他日可以再会 , 而是希望一起实现理想抱负 , 哪怕将来年纪再大 , 也希望可以为收复北方奋斗不息 。陆游对知己好友非常不舍 , 临别还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谏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
这一年十月 , 范成大在临安见到孝宗以后 , 出任礼部尚书 , 后来负责选拔贡举 , 然后修史 , 基本被没有负责什么重要事务 , 只是文教一类工作 。到晚年自然也再没有机会实现心中理想了 , 多以半隐退状态赋闲诗文而已 。
在四川的时光是范成大一生官位最高 , 最能实现抱负的时候 , 加上有陆游这一好友辅佐 , 一起为北伐做出种种规划布置 , 可惜早早被叫停 , 将他召回 , 中断了一生的事业 , 他怎能不寄情怀念?
二、范成大在四川记录巴蜀山水民俗史料
范成大在四川两年多 , 在谋划收复大业和整顿军务之余 , 为留存南宋巴蜀各地山水民俗史料起到重要的价值 。他写的这本记录在巴蜀生活的书叫《吴船录》 , 一般人会认为范成大是江南吴地人(宋代平江府吴县 , 今天属于苏州市) , 又是离开四川在回江南的途中写的 , 所以叫“吴船” , 其实这是一个和四川有深厚渊源的典故 。
当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留下一首经典绝句 , 几乎人人从小都非常熟悉: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最后一句才是“吴船录”名字真正的来源 , 蕴含他从四川壮志难酬 , 返回东吴江南的无奈和感慨 。范成大的诗歌和文章记录了大量南宋四川的风土人情 , 为后人保留许多重要的参考资料 , 贡献极大 。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你最难忘
- 探寻俗文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 5部少儿文学好书,让阳光与自信陪伴孩子每天,满满成长正能量
- 他拿遍台湾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式作品,最后一部却很“怪”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文学巨著《左传》,教会你如何做“成大事者”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公认的文学泰斗,却总奋斗在革命战线,留下的遗言狂妄至极
- 上秘鲁在文学、科学以及高等教育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