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电影《英雄》中的秦军)第三个典故是陈希真等收兵回猿臂寨时,众人“逦迤至承恩山,希真等已过山南,永清、丽卿还在山北,天色已晚,各自安营憩息。”范金门批道【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绝妙文心,绝妙文境。】这里所引用的两句诗出自杜甫的《北征》,安史之乱时期,宰相房琯被诬陷论罪,当时作为左拾遗的杜甫上疏为房琯辩罪,触怒唐肃宗,后被遣返回家。杜甫在回家的途中见到因为战乱导致民生凋敝、国家混乱,有感而发,于是写了这首诗。“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是写当时杜甫和仆人在归家途中,经过一个山坡,上面长满了草木,杜甫走在前面,来到了水边,回头看见仆人还落后在山坡上,因为坡陡,所以看起来好像在树梢上一样。范金门在这里是想说的是陈希真和祝永清、陈丽卿一前一后,和杜甫与仆人很相似。但是仔细分析,两边的情绪却是差异明显。杜甫是被遣返回家,见到战乱景象,内心悲凉。而陈希真等却是得胜回寨,悠游自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完典故,我们再说说此回的创作意图,俞万春精心设计了清真山头领马元、皇甫雄因为等不到梁山救兵最终投降云天彪的情节,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宋江的“不仁不义”,邵循伯在此回回末评中批道:“此篇大旨,是疏出宋江不忠不义实迹也。其掳掠三城,自鸣得意无论矣,即如百孔千疮以数十万金珠赎回武松、鲁达、李逵,并龚旺、丁得孙首级,人莫不谓其于弟兄分上,可谓至义,而不察就中有与马元比较一层。呜呼,马元非意气之招来乎?任你喊破喉咙,总不往救,其故何也?清真一山其利不及新、莱二县也,然则知宋江者,当曰利而已矣,何必曰义。”也就是说在俞万春和邵循伯等看来,宋江对兄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附属势力的马元等没有鲁达、武松、李逵等重要,清真山也没有新泰、莱芜重要,所以宋江口口声声说忠义,但却做出了不救清真山的“不义”之举,证明宋江考虑的不过是追求最大的利益而已。
文章插图
为此,文中作者还借马元之口对皇甫雄道:“看来梁山救兵又不到矣,不料宋公明如此不仁不义。前番不来,犹推路远,今近在蒙阴,犹不肯来救,不知出自何意。”但有意思的是,范金门却在批语中“卖了队友”,在马元的话后,他批道【妙,马元犹知宋公明不仁不义,而愚夫至今犹然不知,何也?此次实非宋江负义,马元实是错怪。至于宋江不仁不义之实绩,前传早已累纸盈幅,而愚夫瞠目视之,竟若无睹。经圣叹先生逐段拈出,犹傲然不信,真另有肺肠矣。】因为文中宋江并非不想救清真山,而是被陈希真等牵制在了新泰,无法前去救援,因为如果放弃新泰救援清真山,以作者的写法,梁山一定会丢了新泰而且清真山也不一定能救成,那时宋江等将全军覆没,保住全军和救马元等人只能选择一头,所以为了全局,只能放弃清真山,这本无可厚非,因此作者和邵循伯说宋江不仁不义缺乏说服力。否则按照这个标准,安乐村之战时,陈丽卿只顾着救刘慧娘而不管邻居王美娘,是否也可看做不仁不义?此外,本回后半段作者设计了“祝永清闲游承恩岭”的情节,作为陈希真三打兖州的引子,写这段情节时,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中有个情节是这样的,陈丽卿在雨后看见两个大孩子玩泥虎,后来丢下泥虎进屋,另一个小孩子出来玩丢下的泥虎,后来两个大孩子出来见自己的泥虎被拿,就夺了回来,那个小孩子因此哭了,这时小孩子的母亲出来了(也是两个大孩子的伯母),不问事由,把两个大孩子打了,之后另一个小孩子看见了,告诉了一个女孩子,又引着四个男孩子来救被打的两个大孩子,但是打不过大人,两个大孩子又被夺走,摔成了泥人。陈丽卿因此大怒,要惩罚那个女人。范金门在这段故事后批道【至此丽卿虽欲不发作,不可得矣。妙在处处不脱雨。仲华此段,盖影射二解争虎事也。细按之:起先两个孩子者,二解也;俊俏孩子者,乐和也;女孩子者,顾大嫂也;后四个孩子者,二孙、二邹也。嗟乎!仲华胸襟忠厚和平,真不可及哉!此次三打兖州,二解等尽皆碎首矣。乃细思之,而二解受冤无伸,从事绿林,实为可怜。于是幻出此段,以见二解,未尝不为杀二解者之所悯,而卒于不得不杀,仁之至,义之尽也。一部结水浒,均作如是观。二解争虎,而三打祝家庄以终;二孩争虎,而三打兖州以始,极妙关节。】原来作者写这段情节是为了影射二解争虎一事,作者也知道,解珍、解宝两兄弟当初被毛太公诬陷的,但在作者看来,二解虽有冤情,但是无论如何,上梁山造反是不对的,因此作者用这个故事影射二解争虎,又安排陈丽卿替被打的两个孩子出气,算是变相的替二解伸冤,然后再安排二解被杀。这其实和写林冲杀高衙内报仇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梁山上有冤情的好汉死的心服口服,你林冲、二解不是有冤情么?朝廷是知道的,所以作者就替朝廷直接或者间接替你消解这个冤情,这样一来,你造反就是不对的了,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剿灭你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朝廷是讲道理的,消灭造反的强盗也是名正言顺的,哪怕你是被冤枉不得已而造反的。但作者对这段情节处理的并不“完美”,这个故事中的“伯母”显然扮演的是毛太公父子的角色,但是最终不过是被尉迟大娘吓唬了一下,陈丽卿想要惩罚她也碍于魏生的面子而不了了之。至于陈丽卿说自己“下次统兵过此,定来察访,她若不改,立提军前斩首”,更不过是句空话,因为她以后再也没有来过这里。这是否也隐喻着即使朝廷官员有错,最终也不一定会受到实际处罚?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最终没有了下文,因此范金门在文末处替作者写了一个结束语,还特意提及了这件事【此处当续之曰:只因这一去,有分教:姑娘军令震残村妇之心,表叔传言保得孤儿之命。不知魏生肯为嫂嫂传谕于表嫂否?且听下回分解,此事我至今记罣。】可见这一情节设计的缺陷。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武松的师父居然是一只兔子,知道真相的我哭了
- 戴宗跑得快,全凭甲马带!那么这个宝贝到底是怎能来的?
- 水浒传中此人进攻能力不输武松,可惜防守能力差,被武松轻松杀死
- 《水浒传》兵器排行榜,个个不凡,可媲美青龙偃月刀重量是它!
- 李逵等几个梁山恶霸 要是碰见武松鲁智深 连认怂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 水浒传中,此人是梁山第一高手,却因为看不惯宋江,提前下山离开
- 水浒传中唯一没有绰号的英雄,他没陪宋江一起死,并活到了八十
- 《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哪三位好汉可以一争高下
- 梁山征讨田虎第五战,鲁智深武松被俘,天闲星大败幻魔君
- 水浒传中有种失败的战术,金庸笔下被一大侠所用,却成功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