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


 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
文章插图
在民国白话文运动时,有一桩奇谈。话说为了推广白话文,一位名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大论白话文的好处。不少学生思想保守,对于这位名师的话语不以为然,并反驳道:“白话文表述冗杂,打电报花的钱也更多。”
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这位名师听了,说道:“前几日行政院有个朋友邀请我做秘书,我决意不去,想要电报回复,不妨你们帮我回一下。”同学们纷纷想要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即使是众多学生当中,最简短的一则也有十二个字。
这位名师微笑着摇头,说出了自己的回复:“干不了,谢谢。”这五个字令在场之人无不折服,而白话文运动也轰轰烈烈地进行。这位名师,就是——胡适。
对于胡适,人们想起的,大多是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青年报,诚然胡适也确实在这些运动中出了不少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胡适的一生,还有一个词与他紧紧相关,那就是——慈善。
 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
文章插图
1891年,胡适出生在中国晚清一个普通的家庭之中,家中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还算有一些积蓄。胡适受新思想的影响,并且在官费的培养之下,留学美国,学习了不少“新东西”。除此之外,胡适也是一个非常重义气的人。
求学时的胡适,一心只读圣贤书,自然没有过多的积蓄。胡适父亲早亡,家中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尽管有国家经费支持,但生活也并不轻松,家中所有的钱财母亲都保管着为胡适求学所用,因此胡适也只是勉勉强强依靠着母亲每月给予的生活费过活罢了。
但即使如此,胡适依旧十分的善良,同行前往美国的同学们与胡适一样,大多是家境贫苦想要寻求一份新希望的寒门子弟,生活都有或多或少的困难。胡适眼见自己的好友因为家中贫困,生活常常连饭都吃不起,经常做慈善帮助他们,有时候为了照顾同学的面子,还会假借他人的名义。
 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
文章插图
在当时,与胡适一同到美国留学的林语堂便是众多贫困子弟中的一个,并且由于家境贫困,即使林语堂在空闲时间全部用于打工赚钱,仍然无法凑齐学费,日常生活也经常是饿一顿饱一顿的。
眼看学费自筹无望,担心学校给处分的林语堂求助胡适,希望能够借得资金以供自己读书所需。胡适得知此事,立马给林语堂汇去了一千元美金,为了安慰好友让其安心,胡适还谎称这是北京大学预支的薪水,需要毕业后打工还债。
林语堂得到钱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心中虽然对胡适的做法有所不满,但胡适确实真真切切地帮到了自己,也无法倒打一耙。林语堂毕业后再次求学深造,学费无助,又向胡适求助,这一次,胡适仍然宣称是“北大预支”。
 胡适|1962年,胡适先生溘然长逝,妻子抱怨:一辈子装得像个慈善家
文章插图
直到林语堂学有所成,收拾一切回国来到北京大学,准备兑现当年“欠下的债”,才得知胡适当年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编织了北大预支薪水的谎话,只是希望自己能安心用钱罢了。
少年时的胡适,虽然自己还无力谋生,但仍然竭尽自己所能帮助好友求学,其慈善之心可见一斑。
成婚前的胡适,家中积蓄虽然由母亲保管,但无论胡适作何用途,母亲都全力支持,也因此,胡适得以支援不少同学求学。而婚后的胡适,家中的积蓄都有自己的妻子江冬秀保管,想要继续自己的慈善大业,那必须要将自己的妻子江冬秀“拉下水”。
江冬秀对于胡适的资助也并非不支持,但胡适往往资助没有底线,经常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生活倾尽全力,导致自家的锅都揭不开了。妻子江冬秀对于胡适这样的做法自然非常不悦,甚至经常抱怨胡适对他人慷慨,却让自家人喝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