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入冬,阳光尚好,拿着锄头去地里的厉萍与背着画板的中国美院艺术家郑秀珍刚好相遇,围绕如何画好烟雾朦胧的外桐坞,她们在茶园里聊了好一会儿。
这样的场景,在杭州西湖区外桐坞村已是常见。
文章插图
外桐坞村一角(采访人员 李忠 摄)
文章插图
厉萍
【 不少|杭州这个村改造请来艺术家 不少名家在这里开了工作室】1996年,厉萍从绍兴上虞来到外桐坞村。谈起过去,厉萍感叹:“当时村庄环境还没整治,离主城区又远,发展缓慢,主要收入来自茶叶,有时还要去附近的工厂打零工补贴家用。”2009年,外桐坞村终于迎来了重大转折——这年11月,杭州决定要创建十余个“风情小镇”,外桐坞村为其中之一。因紧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村子确定了艺术文创类的发展方向,还邀请美院教师参与村子提升改造。大到村容村貌的设计,农舍的风格的定制,细到街巷绿化,路边小景,甚至是院里的一棵石榴树,都留下了美院设计师们的点化。历时三年整治,一个氤氲着艺术气息的“画外桐坞”有了雏形。
文章插图
外桐坞村鸟瞰
高雅艺术入村润农
中国美院教师郑秀珍也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之一——2019年,在多地考察后,郑秀珍决定将工作室迁至外桐坞村。在村委会帮助下,她在文化礼堂内打造了“秀空间”生活美学馆,让文化礼堂与艺术相融相生。“外桐坞村离我们学校仅3公里,离钱塘江、西溪湿地也都很近;这样一个适宜生活又适合创作的地方,我找了好多年。”郑秀珍说道。确实,葱郁的茶园、清新的空气、齐全的设施,不管是村民还是艺术家还是游客,只要在外桐坞生活,都有一种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而随着艺术家及各种工作室、艺术馆纷纷在外桐坞安营,很多普通农居房也得到了艺术化的改造、加工与点缀,而这不仅增加了村民房租收入,还带动了旅游业发展;“画外桐坞”的名气打响后,连带着茶叶也不愁卖了……如今,村子163户村民,年人均收入达7万元左右;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幸福了,而村子、村民的整体精神面貌、文化素养也在艺术家们的“润物细无声”中获得了提升。今日的外桐坞村,已从一个小山村跃身西湖区首个“全国文明村”。浓郁的艺术气息,让它实现了由外及里的深层次蜕变,完美诠释了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双赢。
文章插图
冬日的外桐坞村(资料图)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戴宗跑得快,全凭甲马带!那么这个宝贝到底是怎能来的?
- 罗素:对平庸的崇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恶之一
- 这个猪八戒是史上颜值最高的,竟然那么的帅,你绝对没见过!
- 李进朗诵《这个人》
- 猪八戒俗名为啥叫做猪刚鬣这个名字是谁给他起的
- 来这个博物馆,看海里的百合花
- 这个女人不一般:离婚后获得新生,变身银行副总裁
- 观点太反人性,这个组织,一直被官府严打,但它熬死了5个朝代
-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而不选择自己当皇帝?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