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贫富分化明显,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很好的御寒条件,杜甫笔下“路有冻死骨”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而白居易《卖炭翁》里提及的“心忧炭贱愿天寒”也说明了寒冬中下层百姓生活之艰辛。
不过到了现代,小伙伴们早就拥有暖气、空调、暖宝宝、羽绒服等御寒神器,再也不怕寒冷的冬天了。那么没有这些取暖神器的古代人,又是怎么扛过每年数九寒冬的?难道取暖真的全靠“抖”?
经久不衰的原生热源:火坑 &火盆
《雍正行乐图》由清代的风行者所创作,在此套图中,雍正皇帝玩起cosplay,或为古代文人雅士或是神话人物,围炉而坐,取暖御寒。
其实,“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条件的用精致点的火盆,没条件的用泥盆,不过是“精装版”、“简装版”的区别罢了。因此,不管是诗词还是书画,火盆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文章插图
电视剧《琅琊榜》里,梅长苏就时常坐在火盆旁烤火取暖。那一个四四方方的炭盆,在他的书房里,也变得墨香悠然,古意雅致起来。其实,这种取暖方式在如今的不少农村里依然延用,古人的智慧就是这样造福后人。
暖手宝也有老祖宗:手炉&足炉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诗中,白居易先生暴露了两个御寒的小秘诀——喝酒和火炉取暖。
喝酒御寒,是古人常常会采用的一个小方法,虽不一定科学,但饮酒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短暂时间的取暖还是可以的。白先生用火炉来暖酒,酒来暖身子,是大雪天留住客人的绝妙取暖办法。
文章插图
火炉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西瓜大小,随手可提。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诗人们的御寒神器:棉被&棉衣
文章插图
在寒冷的冬天,棉被的保暖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白居易老人家才说:“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南宋有一个叫华岳的读书人,获赠一床棉被,非常兴奋,也写了一首诗,宣布从此不再担心冬天太寒冷:“一床浪卷芙蓉皱,十幅香重锦绣开。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苏辙也有诗歌提及棉被:“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他的哥哥苏轼,则有一件棉衣,是儋州土人送给他的:“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用一件棉衣,足以抵御海南岛的海风了。
冬日办公OR居家神器:暖炉&暖椅
文章插图
【 御寒|古人过冬全靠“抖腿”?看完这些,你操心的要扑空了】讲真,古人真的很讲究。室内取暖,就要用上专用的“暖炉”。皇宫里多用铜质暖炉,做工精致华美;民间多用陶土或铁质暖炉,更看重实用功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说的正是这暖炉。
无论居家还是办公,当暖炉满足不了需求时,更有创意的取暖工具——暖椅就诞生了。清代典籍《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术宅”,他在著作里专门讲诉了自己设计暖椅的经历。他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用来放炭炉,坐在这样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