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从“画史”开始,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画院发展( 三 )


 探寻|从“画史”开始,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画院发展
文章插图
明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故宫博物院藏
画院画家多系职业画家出身,经历了较为严格的绘画专业训练,但多不擅长诗文创作,多数宫廷画家不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明代中后期文人画兴起以后,特别是受到“南北宗说”的影响,明代宫廷画家的作品往往被贬斥为“匠气”而受到轻视。明代后期,文人画占据了主流地位,文人士大夫们事务之暇游戏翰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绘画上强调独特的水墨意境和独有的文人意趣,以获得精神上的舒缓和解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而以宫廷绘画为代表的院体、浙派风格在画坛日渐失势,流绪至今,宣纸上的水墨写意绘画几乎成为中国画的全部。清代宫廷中的院体画以纪实性地反映皇帝出巡、大型典礼、战争、军队操演等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场景以及帝后、功臣肖像等内容为主,更多的还是起记录作用,这些作品虽然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却在文人画主导的清代画坛没有太大影响力。【 探寻|从“画史”开始,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画院发展】注:本文节选自《明代画院研究(修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_原题为为《历代画院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