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鲜血染红的童年
——《红手指》读后感
曹范学区中心小学 丁美芸
对于敏感的问题,各国文学作品总是多有涉猎,以各种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譬如,家庭教育问题。今年,我关注的日本文学作品较多。东野圭吾的犯罪题材作品在我的书橱里占据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一系列犯罪小说便涉及到家庭教育:《白夜行》、《放学后》、《红手指》......今天,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红手指》。
这家人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前原和妻子人到中年,上有痴呆的老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平静在一个下午被彻底打破:儿子在家中杀死了一个小女孩。前原夫妇决心移走尸体,掩盖罪行。前原夫妇为了挽救儿子,准备将罪行加到痴呆的母亲身上。前原的供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是刑警加贺看到前原的母亲涂红的手指时,明白了事情真相。
这是一个极其浅薄而愚蠢的犯罪:儿子杀害女孩后,惊吓过度,并未处理尸体,而是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玩起了游戏。前原移走尸体的过程也是漏洞百出:粘在尸体上的庭院中青草、停在墙边的自行车、未经妥善处理的移尸手套与纸箱......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愚蠢的犯罪,却经由作者的笔端,将人性的恶、尤其是不良家庭教育导致的恶果描述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文章插图
【 家庭教育|丁老师有话说(39):被鲜血染红的童年】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儿子(直巳)之“恶”。直巳实在不是一个讨喜的孩子,无论是他瘦弱的躯体、阴郁的性格还是狠毒的行事作风。但这阴暗的一切,都是不良家庭教育的恶果。从母亲角度来看,她的无度溺爱是孕育这一恶果的直接因素。从父亲角度来看,忙于工作与出轨,无暇顾及妻子的感受,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可推卸的原因之一。整日生活在父母争吵硝烟下的直巳,即使遭受到校园暴力也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正向支持。久而久之,形成孤僻而阴郁的性格在所难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丝毫正能量支撑的直巳将所有的期望都倾注在网络和游戏中,自然,对生命也是充满了漠视与不屑。他把稍不从意的女孩视作会喘气的玩偶。或许在他眼里,杀死一个女孩的确与拆烂一个玩偶无异。而这对生命的极度漠视也是家庭教育畸形的产物。“没有耐心、胆小自私”是前原对儿子的评价。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直巳身上的特质无疑是前原的折射。 身为人父,前原没有尽到教子之责。身为人子,他也未曾实现尽孝之诺。
文章插图
其次,让我们分析一下父亲(前原)之“恶”。一方面,对妻子与儿子不负责任的前原,的确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因为这无形中对儿子的犯罪行为起到了助纣为虐的效果。另一方面,最后良心发现的前原又是可堪谅解的。因为他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爱儿子”,弥补这些年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缺席。前原之所以在最后关头幡然悔悟,得益于父母早年给予他的正向之爱。尤其是身为母亲的政惠。政惠给予前原的不是溺爱,而是恰如其分的爱意。这爱使得青少年时期的前原阳光而充满正能量。只是,婚后的前原在妻子与社会压力的强压之下,渐趋自私冷漠。父亲死后,他也只是为了占据家里的房子与母亲同居一个屋檐下。不堪忍受儿媳虐待的政惠,只好假装痴呆,避免与夫妻二人正面交锋。而母亲身陷佯装痴傻的境地也与毫不作为的前原脱不了干系。然而,政惠对不负责任的前原从未放弃过教诲。即使是前原将“杀人”污水泼到自己身上,政惠依旧尽力挽回走向歧途的儿子。她所施与的教育无意是充满大智慧的。由第一次假装戴手套、第二次在警察面前“疯言疯语”到第三次涂红手指,这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一位母亲在提示孩子“回头是岸”。令人欣慰的是,前原没有辜负母亲最细微处的良心期盼,得以悔悟。
- 现在学书法专业的学生,有前途吗?老师有话说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中学部精品课程巡礼之张丽芳老师墨韵飘香
- 美术生“大神”的3幅作品简直以假乱真,老师竖起大拇指
- 水浒中有四个懂教育的高手,鲁智深公孙胜史进的老师分列二到四位
- 男子画自画像,本以为颜值高会打满分,看到本人后,老师给了0分
- 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 70年代罕见的老照片:胸前佩戴大红花是荣耀的象征,老师在课堂教授古诗
- 瓠山才子诗词:【七绝】感谢老师
- “书论撷英”学习书法过程中,老师起什么作用?自己又要注意什么